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地也陆续确定了开学时间。4月9日,广东宣布了关于学生返校时间的安排:高三、初三年级学生将在4月27日返校;中小学其他年级学生将在5月11日后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分期、分批、错峰返校。
虽然在返校之前孩子仍要宅在家里上网课、家长仍要一颗心掰开两半用,一边忙工作一边惦记着家里的“小魔怪”有没有“作妖”。但如今返校时间一定,家长和老师长长舒了一口气!
“主播”不好当,老师更期待课堂教学
“应该99%的家长和老师都想着开学,开了学大家就皆大欢喜,孩子在家呆腻了,大更希望孩子赶快回到学校去;老师也是希望他们赶快回来,不用天天提心吊胆的。就实话,我是老师又是家长,就更期待开学了。”坡头一所小学的陈老师说。
陈老师教五年级,有一个读初一的儿子小唐同学。小唐喜欢上网课,觉得在家上课自由自在,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还可以一边吃零食一边听课;完成了作业可以拍照上传到后台,老师的评分会公布在班级里,成为“优秀作业”让他很受鼓励,所以每次写作业都比较认真。
相比之下,她压力要大得多。“老师上直播课时要查人数,在场在线的一个个摸查,缺课的要联系家长了解情况,担心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有什么意外。所以,在家上直播课其实比在学校上课的压力还大。”
陈老师说,她期待早点开学,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太长时间面对电脑,视力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和课堂效果相比,网课的效果还是会差一些。
对此,湛江七小的周小平老师也赞同,她告诉记者,她每节课都要做一篇美篇,每一篇都有知识重点、难点,授课过程还有十分钟的面对面在线交流,但从目前的效果来看,课堂的效果会更让人期待。
“首先,网课没有课堂学习的那种氛围。其次,对于不自觉、自律性不强的孩子,学习态度是应付式的,肯定不会好。另外,很多知识点,老师在课堂的讲课过程中会讲授得更具体,学生掌握得更好,学得也会更扎实。”
开学时间定了,家长“心头石”终落地
“谢天谢地,神兽终于要出笼了!”获悉广东省的学生返校时间已经定,朱女士长长舒了一口气,就在当天下午,她正在读初一的儿子约了同学翘课骑单车外出放风,当小子在海边玩水弄得一身湿透回到家时,等待他的是愤怒的母亲一顿狠揍。
朱女士在东海岛的一家公司上班,先生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夫妻都忙,幸好孩子有外婆在家里看守照顾,但是,老人家管得了孩子的饱暖,却管不了孩子玩手机、玩电脑游戏。这不,趁着老人家午休,溜出门“踏青”去了。
“我很少打孩子,但这次真是气坏了,瞒着大人去玩水了,多危险啊!”朱女士想想都后怕。
说起开学,家长们都充满期待。“孩子在家里,家长要时时刻刻陪着,就怕孩子沉迷于手机和电脑游戏,网上那么多垃圾信息、钓鱼网站,不小心就会被骗,所以非常期待孩子回学校。”朱女士说。
许多家长是双职工,这段时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夫妻俩只能轮流抽空回家守着孩子,一方面是出于安全考虑,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需要有大人监督。
张女士这段时间就过得心力交瘁。她和先生都要上班,留下上初二的儿子在家上网课,“我儿子自律性很差,也活泼好动,平时在学校就够闹的,现在留他一人在家上网课,没有大人监督,真的很难相信他能坐得住。”这不,张女士人虽在单位,心却系着家里,工作的间隙,还要抽空往家里跑,看看孩子在家干嘛。有几回,她看到孩子一边上网课一边玩手机游戏,大发雷霆,差点把手机扔掉,当然,每一次都是不欢而散。
为此,张女士后来还和老师沟通,希望老师上课时间能打开视频,全程监控孩子的学习状态,以便对学生产生“震慑”作用。而事实上,上网课全程打开视频,对每一个孩子进行监控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每一节网课,都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老师和学生在线面对面交流、提问、释疑。所以,学生上网课,关键还是靠孩子的自觉性,而对于自觉性差的孩子,在没有大人监管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课。
父母最关心,返校环境安全问题
如果99%的家长和老师期待开学,那么剩下1%的人则因担心开学后孩子的健康问题而希望孩子继续呆在家里。
小叶曾经是一位教师,现在是两位孩子的全职妈妈,疫情期间,她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除了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还能辅守孩子学习,现在,不仅帮儿子把三年级的课辅导完了,还开始了四年级的课程。
“在家里上课挺好的,不用来回接送那么麻烦,又浪费时间。孩子很听话,教起来又快又好。”小叶说,她并不希望孩子这么早开学,主要是担心开学后集体上课的安全性。所以,她决定和老师沟通,申请孩子迟两周上学。
记者了解到,有部分家长对开学后孩子集中上课面临的健康问题而担忧,对此,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则表示:应该相信政府和学校。事实上,湛江的学校早在3月份已经在做开学前的准备,学校进行全面消毒、购置防疫物资、每天要求学生对健康情况进行打卡等,确保学生顺利开学,健康上课。
宅家时间珍惜亲子时光
虽然,大部分的家长都期待着孩子快快返回学校,开始正常的学习生活。但也有家长表示很珍惜现在一天到晚能陪伴孩子的生活。
万女士是一位中学老师,受疫情影响,她和孩子天天宅在家里,每天,她按课程表在网上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除了上课的地点由学校课堂改在家里之外,其他的没多大变化。但是,每天能和孩子呆在一起,让她倍感珍惜。
万女士的孩子上初二,平时住校,难得有这么长的时间母子相聚。每天,她精心给孩子准备一日三餐,看着孩子美美地吃着她做的饭菜,她心里美滋滋的。闲时,母子一起讨论各种问题,对有争论的问题共同寻答案、共同探讨;手拉手一起散步,天南地北地闲聊,岁月静好。“有时候,忽然就觉得孩子长大了,这种亲密的亲子时光只会越来越少了,所以不免有些惆怅。”万女士说。
对此,刘女士也深有体会。她的孩子刚上初一,过去的两个多月,家长和孩子摩擦磕碰不断,回首都是 “苦中作乐”。
“我家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差,刚开始,我们很担心大人不在家时他会挨饿,就包了饺子放在冰箱,教他煮饺子、放米煮饭、煮面条。孩子很聪明,一学就会,甚至还像小大人一样对我说:只要冰箱里有吃的,就饿不着我,你们放心工作吧。”刘女士说这话时,眼里都是欣慰。
孩子总是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长大的,确实如此。平时家长不放心孩子,什么都帮孩子做了,这段时间逐渐放手,却惊喜地发现,孩子已经像春笋一般,不知不觉长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