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双公筷撬动文明转变

2020-04-30 09:5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林无涯

    4月28日下午,围绕“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倡议活动举行,各餐饮企业代表现场签定承诺书。

    (据4月29日《湛江日报》)

    在我国饮食文化中,以“天圆地方”为设计理念的筷子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围桌合食、筷来箸往,传递情谊的同时,却也给了各种细菌、病毒“交流”的机会。疫情之下,推广使用公筷、文明用餐,可谓正当其时。从长远来看,使用公筷不仅是“疫”时之举,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

    舌尖上的文明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守护。推广公筷,也不是简单地往餐桌上摆多双筷子,关键是要“撬动”思想上的旧有观念转变。

    我们要意识到,使用公筷不是“生分”,而是“爱护”。无论是家人、同事还是朋友之间聚餐,“给人夹菜”都被看成是一种“亲近”与“关心”,而使用公筷则略显“生分”。特别是一家人一起吃饭,把公筷摆出来,一些老人家更是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因此,推广公筷,我们首先就要扭转这种思维惯性,认识到使用公筷是防“病从口入”,是一种更科学的“爱护”与“负责”。

    而在社会大众的舆论引导中,我们应突出:使用公筷不是“矫情”,而是“文明”。一些人受“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俗语影响,会对使用公筷、分餐而食等新做法嗤之以鼻,嘲笑这是“矫情”、“洁癖”。其实,恰恰相反,使用公筷才应该是“主流”,是餐桌文明的一种体现。所以,推广使用公筷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凝聚社会共识、重塑文明习惯的过程,不仅要餐饮企业在日常用餐中宣传,有关部门也要在新闻媒体、社区基层营造文明用餐的良好氛围。

    推广公筷不是“作秀”,关键在落实。过去,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推广使用公筷的呼声传出。但往往“热”了一阵最终却又“冷”了下来。这一次,各餐饮企业签下承诺书,希望能把带头示范坚持下去。一方面,让“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成为文明餐桌的“标配”;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平时更加注意提醒、劝导食客使用公筷公勺,做到店内有标识、服务有提示。广大市民,也应重视这项倡议,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吃饭,都应坚持使用公筷,避免细菌、病毒“口口相传”,养成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