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规范图书市场既要堵也要疏

2020-05-14 16:1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宋维宙

    日前,由湛江市“扫黄打非”办、赤坎区“扫黄打非”办牵头,联合湛江市广旅体局、赤坎区教育局以及有关街道,开展中小学校周边出版物市场联合整治行动。此次联合行动共检查市区文化经营单位14家,查处涉嫌无证经营的文化经营单位3家,收缴侵权盗版以及内容低俗的书籍一批,进一步规范了出版物市场的经营秩序,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为中小学复学复课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据5月12日《湛江晚报》)

    盗版图书,为害不浅。读罢这则消息,笔者不禁想起街上那些“论斤卖书”的现象。所卖的书,往往价格便宜,装订错乱,字迹模糊,错别字多……这类书,有些不法贩子居然也不否认就是盗版书。值得注意的是,论斤卖盗版书的手法,常常吸引不少中小学生。令人忧虑的是,盗版书字迹模糊,容易影响中小学生的视力;盗版书错别字多,容易误导中小学生的认知;盗版书用不合格的纸张、油墨和胶水等,其中重金属元素超标,可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打击盗版,任重道远。严厉打击盗版图书,堵住其流向,是维护作者、出版社合法权益的需要,是捍卫出版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也是保护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消息中提及的这类联合整治行动,要突破“中小学校园周边”的范围,延伸到广阔的图书市场。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盗版者、销售盗版者的打击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同时打击线上的盗版销售行为。

    规范图书市场,要堵也要疏。不少正版图书例如童书,爱在外表上打歪主意,包装极尽豪华,让本来很薄的书“厚重如砖”。违背了“文本第一”的出版原则,重形式,轻内容,让这类图书成了奢侈品。而盗版书所以有市场,正是因为迎合了中小学生读者的心理——正版书价格“不亲民”,自己囊中羞涩,不忍倾囊买书。换言之,正版图书价格偏贵,容易催生盗版图书的“繁荣”。基于此,在包装上,正版图书宜适当瘦身,轻装上市;在定价上,正版图书要遵循经济规律,合理定价,让更多读者买得起,真切感受到“阅读关怀”。如此,能疏导读者远离盗版图书,为规范图书市场夯实基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