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黄坡镇平城村是省定贫困村,下辖8条自然村、9700多人口。其中,相对贫困人口有109户、466人。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吴川市平城村委会和帮扶单位佛山市农业农村局、佛山市检察院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方面投入扶贫资金,入股当地的葡萄园;另一方面发展水稻产业基地,带动39户贫困户种植“农晶丝苗”优质水稻,打造“平城有米”农业品牌,收到良好效果。(据5月26日《湛江日报》)
四年多来,吴川平城村在帮扶单位的对口帮扶下,所有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在湛江市扶贫工作考核中,该村获得吴川市第三名的好成绩。笔者认为,通过产业项目为精准扶贫“造血”,帮扶贫困户稳定脱贫,值得肯定。
进一步看,通过产业项目帮扶困难群众,利于改变过去单一“输血”式扶贫,以推力焕发贫困群体努力脱贫的动力,建立扶贫脱困的长效帮扶机制,如此,才能让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像平城村成立“公司+农户”的扶贫产业基地,去年种植水稻1000亩,基地发种子、发肥料给贫困种植户,水稻收成后,公司包回收、包销售,并进行深加工,在消费扶贫平台上销售。显然,帮扶单位加大对平城村的产业扶贫帮扶力度,实现产业的精准定位,加大机制创新力度,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市场品牌,让贫困者不仅仅实现脱贫,更能够致富。
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从各地实践看,在吃透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常常成效明显。而搞大水漫灌、一刀切的地方,往往事与愿违。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川市平城村委会和帮扶单位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造血”,确保对口扶贫协作的成果,无疑是为精准扶贫“托底”。进一步看,由单纯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过渡,既能防止短暂的脱贫后再次“返贫”,更做到了扶贫先扶志,让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增强脱贫的信心和斗志,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
扶贫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期待我市各地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精准扶贫措施,加大产业项目扶贫力度,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让贫困群众尽快走出贫困,迈向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