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路村一盏盏路灯有序排列。 本报记者 赖寒霜 摄
“水泥路通了,路灯亮了,出门散步听蛙声。”夜幕下的吴川市樟铺镇大路行政村出现一条条长长的“火龙”,照亮了村民新生活。大路村委大力实施亮化工程,目前10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路灯”。
在樟铺镇委支持谋划下,大路村委把“村村通路灯”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亮化工程来抓,发动乡贤捐款,给每一条建好的出入水泥村道安装路灯,目前10个自然村互连互通的出入村道的路灯已基本安装完毕,总长度10多公里,呈现出“有村必有路,有路必有灯”农村生活新形态。
6月9日,记者来到大路行政村,发现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一条条的宽大水泥路,路边都安装着路灯,约50米1盏,高高的灯柱成排成行。
碧山自然村去年投入100万元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扩路绿化,然后在乡贤的赞助下,又投入30多万元,在出村道和村巷中安装了180多盏路灯,实现了“有路必有灯”,到每到晚上,全村照得一个通亮,一条条“火龙”从村场延伸连通到别的村子。“安装路灯带来了很多便利,以前晚上出门只能打手电筒照路,现在可以悠闲地到田野散步了,晚上生活变得安全方便!”走在村子,听到最多的是议论村村通路灯的好处。
“天黑不出门,电筒不离手”的农村生活情景已成为历史,“村村通路灯”让大路行政村下辖的10条自然村夜间路灯明亮,照亮了村庄,方便了6500多村民出行和日常生活,推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村干部李艺对记者说,大路“村村通路灯”亮化工程走在樟铺镇前面,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乡贤积极捐助,连每个自然村的电费他们都包揽了,确保路灯正常照明,深夜两三点乡村依然一片光亮,让村民“免费”沐浴光亮享受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