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改善人居环境 老区华丽变身

2020-06-17 09:3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伍超 吴康苏 图/通讯员吴康苏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近日,记者一行走进吴川市革命老区博铺街道沿江社区时发现,该社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大,新农村建设较有成效;社区楼房林立、居舍井然、巷道整洁、硬底化水泥路纵横交错;临江沿岸500多米休闲长廊区种上了绿油油的风景树和万紫千红的花草,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傍晚时分,一群群白鹭飞临该社区大墩岛的树木栖息,吸引了周边居民前来观赏,一派美丽祥和景象见证老区旧貌换新颜。

沿江社区新貌。

    坚持党建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

    沿江社区是吴川市革命老区村庄,下辖4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561户、总人口2965人。社区党总支分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9人。

    近年来,沿江社区党总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按照“资源统筹、功能完备、制度规范、布局合理、作用发挥”的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党建工作,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党员学习吧等宽敞明亮,党建阵地规范化水平整体提升,推进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沿江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精准聚焦“组织、党员、活动、服务、责任”五大体系,以达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四个一”目标,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规范提质行动。坚持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组织制度,建立党总支、党支部直接联系居民“一帮一”制度,规定每名党(总)支部委员至少联系一户扶贫对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该社区有扶贫对象16户、45人(其中4户五保户)。四年来,社区党总支在帮扶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共投入帮扶资金近100万元,确保16户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其中,将2个扶贫户主安置到公益性岗位就业,落实1户转移职业安置,帮扶6户贫困户改造危房。目前,16户扶贫对象已经全部脱贫。

沿江休闲长廊区夜景。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文明风尚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沿江社区聚焦“弘扬老区传统、建设文明社区”目标,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维护“中国塑料鞋之都”声誉。

    一方面,传承红色基因。利有龙屋抗日联络站旧址,通过开展瞻仰史迹、缅怀先烈、学习党史等活动,以“红”字引路,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另一方面,培育文明细胞。社区建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居民议事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室、居家养老服务站、乡村振兴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积极传播文明正能量,推动形成了向上向善、孝亲睦邻、守望相助、济困扶危的老区文明风尚。

    此外,加强依法治理社区,法治氛围浓厚。该社区制定了《村规民约》和《居务公开制度》,成立了服务公开监督小组、禁毒图书角,强化社会治安管理。据了解,该社区没有出现过吸毒、贩毒等涉毒行为记录,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高。

宽敞整洁的沿江大桥。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家园

    去年以来,沿江社区以建设“红色引领”基地为契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强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推进“美丽宜居社区”建设。该社区将党建元素和“回归工程”融入新农村建设,总投资5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该社区清理村巷道杂物垃圾500多吨,拆除旧危房、乱搭建、违章临建屋棚100多间,拆除清理鸡栏60多间,修建铺设排污管道1公里,种植风景树500余棵,铺设水泥硬底化环村路4.5公里。5位乡贤还合捐100多万元,支持社区环村路安装照明路灯、环村路绿化环保清污工程及示范区环村路硬化工程。为保障社区优美整洁的环境,该社区现配置7名保洁员,对社区所辖地面进行全方位清理保洁。

    目前,沿江社区正在加快推进红色纪念馆以及龙屋抗日联络站旧址的修缮工作,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传统,教育子孙后代。同时,完善文化体育和传统教育基地设施,进一步优化美化绿化村庄,建成卫生文明社区,助力乡村振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