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赤坎区音乐家协会艺术实践基地“乐鸣·艺术家”正式迎客。当晚,由赤坎区委宣传部、赤坎区文联主办的创文系列活动之“初心不改,繁花盛放”中外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在此火热举行,助力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在本次活动介绍的“艺术指导”一栏上,记者发现了湛江籍青年艺术家程元力的名字。记者在“乐鸣·艺术家”对程元力进行了专访。
无心插柳柳成荫童年兴趣变成职业
“虽然我从六岁半便开始弹钢琴,但说到专业学习还是从本科到研究生的这七年。”程元力出生于1994年,祖籍雷州。他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会计师,家庭与钢琴似乎毫无交集,“也许是与音乐有缘吧。我在六岁半时被母亲带去艺术机构学书法,不料听到旁边的钢琴演奏声就挪不动脚步,从此开始了与钢琴相伴的人生。”
程元力回忆,在高三之前他通过看碟和教程自学钢琴,“之前十几年来都是当做业余爱好,没想过要把钢琴变成专业。更没想到,最后动了把钢琴作为一生职业的念头。”2017年本科毕业后,程元力考入星海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研究生,研二期间被引荐担任助教,今年6月研究生毕业,通过了助教考核,正式留星海音乐学院任教。
“程元力对音乐的音响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和想象力,并善于运用弹性节奏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留美钢琴博士黎颂文教授评价道。近年来,程元力在近年来的国内许多钢琴比赛中名列前茅。
现在程元力不仅仅满足于弹得“好听”,更希望能弹出自己的“风格”。怎么把一首曲子弹出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弹钢琴并不只是技法上,还体现文学素养等各方面因素差异而带来的不同的音乐表现和感染力。我希望未来自己的琴声也能拥有比较高的辨识度。”
程元力对音乐艺术有自己的独到理解,认为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生活家。他平时很喜欢登山和玩魔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有所触动、受到启发,对一些曲目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他很享受和其他音乐家进行合作互动,“音乐就像语言,需要交流。”
受恩师感染愿成为琴童“引路人”
早在大学本科阶段,程元力就参与了岭师“小园丁”的义教工作,积累教学经验,“从一开始,我确定自己会成为一位钢琴教师而不是钢琴家,我在教师这份职业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意义。”在他的钢琴生涯里,启蒙老师让他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和乐趣,杜刚教授则一手将他扶上学习钢琴的正轨,研究生阶段在冷佳和诸大明两位导师指导下,他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程元力希望学生学习钢琴的时候能摒弃杂念,一心钻进音乐里,这样才能有更深刻的领悟。“我一直都觉得音乐不仅能给人美好的听觉享受,还会给演奏者和听众带来精神上的升华。”
“我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业余爱好的学生,我希望他能通过钢琴锻炼协调能力、审美能力、学习习惯和毅力。而我对专业学生的技巧,则有更高要求。”程元力愿意成为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
程元力的许多学生,在艺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7年是程元力第一次带艺考生,该生最终考上了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近几年,他指导的学生纷纷考入星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举办音乐沙龙等公益活动让更多人感受钢琴的魅力
“音乐需要氛围!”今年,程元力推进了“乐鸣·艺术家”与赤坎区音乐家协会实践基地进行合作,基地的一楼是可以容纳两百人的私人音乐厅,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在湛江是少见的,“音乐厅的设置是为培育音乐人才搭建一个专业的音乐平台,一是提供很好的硬件设施,包括高品质的钢琴和钢琴老师,二是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
程元力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艺术服务于大众,让普通人眼里颇为小资的钢琴也能“流行”起来。“想让更多人接受钢琴,首先要让大众听懂钢琴,而流行音乐就是很好的形式。”在程元力看来,音乐审美的培养是有阶段性的,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计划接下来在基地举办一些音乐沙龙这类的公益文化活动,能让演奏者和观众进行互动,让更多人感受钢琴艺术;更进一步的计划,还包括邀请演奏家来湛江举办音乐会。
“湛江这几年经济发展得很快,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也会随之提升,对艺术消费也会有更高的要求。非常期盼湛江文化中心能早日建成。”程元力说。
如今,程元力全力准备今年下半年美国的双钢琴比赛。等全球疫情得到缓解,他打算到世界著名音乐学府美国的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留学深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