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的鱼儿,清澈的流水,青翠的林木,一路沿着雷州青年运河,驱车来到廉江市河唇镇生态旅游区——百果之乡杨桃沟,石榴、杨桃、黄皮果的芳香扑面而来。这里就是莲塘口村,是广东省首批确定的革命老区村庄,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人文景观。
莲塘口村坐落在美丽的鹤地水库之滨,雷州青年运河穿境而过,廉石公路、河茂铁路、广湛铁路贯穿其中,接邻河唇火车站,交通方便,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近年来,莲塘口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指导支持下,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干群拧成一股绳,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阔步向美丽新农村迈进。
莲塘口村的"百果之乡"杨桃沟。
老区村旧貌换新颜
莲塘口村下辖有9条自然村,总人口3500余人,村中占地6000多亩,耕地面积(包含山岭坡地)近2000亩。近年来,在湛江银监分局、光大银行湛江分行、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等单位的对口帮扶下,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在帮扶单位的帮扶下,该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对育才路及运河东路两条村道的硬底化改造,实现了硬底化路面“村村通”,还安装自来水、太阳能路灯、建村活动室、新建“佰公山”文化广场和莲塘口村运河大桥等,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为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美化亮化乡村,帮扶单位投入7.24万元进行扮靓家园,利用村中破旧墙体重新粉刷,喷制扶贫宣传画,图文并茂,使得村容村貌进一步美化的同时,更好地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提高村民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有一户贫困户,一家5口居住在简易棚中,即使有政府的危房改造资金补贴,也无力实施改造。当帮扶工作队获悉后,立刻投入4万元,协助其建起了新房子,结束了该户村民每到刮风下雨天就担惊受怕的日子。
此外,该村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着力改善村小学教学办学条件,为该村小学捐资10万元,购买电教设备以及电脑、打印机,并设立标准化语音室等,还建成3幢2800多平方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优化师生的学习环境,使得校貌焕然一新。同时,湛江银监分局还利用分局党费节余资金,捐款8100元给该村的27名贫困生,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在校读书期间的实际困难。
住上小洋楼,打理着果园。“担担军”中的一员钟启兴“担”出幸福日子。
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莲塘口村是湛江市分散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之一,全村相对贫困户67户,贫困人口164人。为了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莲塘口村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贫困户为主体,负责管理杨桃沟水果生产基地,除了在劳务中获得固定收入,在水果销售中也获得一定的分红,进一步夯实增收脱贫基础。同时,帮扶队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外出务工,引导中青年女性到城市开展家政服务,增加家庭收入。
今年,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村种植的水果出现滞销现象,而水果种植收入是莲塘口村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了破解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难题,帮扶单位积极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活动,至6月份已销荔枝、番石榴等各类水果累计2万多斤。
该村低保户刘桂英,今年果园收获约400多斤荔枝,平时都是挑到镇的市集上进行散卖。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刘桂英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一树树的荔枝,眉头拧成了疙瘩。驻村工作队在入户调查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开会研究,制订了优先采购贫困户自产农产品的措施,帮助其将剩余的200多斤滞销荔枝销售出去,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此外,驻村工作队大力开展产业扶贫项目,共实施了湛江水务集团公司分红项目、光伏发电项目、入股廉江市冠涛红江橙专业合作社项目等,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还支持有劳动力贫困户申请小额贴息贷款开展自主创业经营项目,累计获小额贴息贷款合计18.88万元。特别是成功帮助1户贫困户获得5万元贷款支持,随后其在镇上开起了滤水器代销店,当年即实现了脱贫,走上致富之路。
焕然一新的莲塘口小学。
“担担军”发家致富奔小康
近日,记者走进廉江河唇镇莲塘口村钟启兴的家,只见他站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修剪枯叶,眼里尽是丰收的喜悦。院子里一片勃勃生机,种有石榴、黄皮、香蕉、甘蔗、苦瓜、豆角、葫芦、辣椒等各种果蔬,琳琅满目,一阵阵清香扑来,让人心旷神怡。
看着崭新的三层小洋房,钟启兴心满意足地说:“从1998年开始,我在家里打理果园,妻子挑水果坐火车到广西卖,三十余年来,风雨无阻,盖小洋楼的钱都是卖水果赚的。”
莲塘口村主要种植红杨桃、石榴、黄皮、龙眼等果树,因靠近河唇火车站,为了卖个好价格,当地村民都会挑着上百斤的水果到广西、湛江等地卖,慢慢地形成黎湛线铁路常客——“担担军”,钟启兴一家也是“担担军”的一员。其妻子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到火车站,到玉林、南宁等地卖水果,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条扁担,“担”着沉甸甸的幸福果实,这即是他们一家的期盼,也是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最让其妻子黄焕丽感到欣慰的是:三十余年来,黎湛线已从内燃铁路升级为电气化铁路,绿皮小慢车变成了空调列车,速度快了、环境好了,“担担军”的出行更加方便。自己一家也从破旧的瓦房住进崭新的小洋楼,日子越过越红火。
钟启兴一家是“担担军”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如今,当地越来越多果农一条扁担,两个箩筐,“担”出幸福的日子,不仅改善生活,盖起了小洋房,还开起了小汽车。
致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
“我们村是红色革命村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现在的莲塘口小学就是莲塘口村革命先辈活动旧址。”该村乡贤钟世礼告诉记者,该村非常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目前正在努力打造粤西第一红色革命村庄。
同时,河唇镇委镇政府利用牛乸岭森林保护区和悠久的文化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游的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乡贤钟冠杰回乡投资6000万元,在牛乸岭东侧,依山而造,建设占地具有5000多平方米的廉江慈孝文化城。
当天,记者来到文化城,只见红墙碧瓦,从山脚延伸到半山腰,与青水浑然一体,气势宏伟,甚是壮观。半山腰有巨石泉眼,亭台楼阁,站在古木森森的山顶上鸟瞰,近处树木郁郁葱葱,远处云雾缭绕的鹤地水库,这座鹤地水库之滨的村庄风貌尽收眼底。
“目前,我们村正在沿着青年运河打造绿色景观道,下一步还将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带,致力创建廉江乡村旅游名片。”该村村干部钟钦告诉记者,围绕牛乸岭一带的乡村山水,打造成一个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景区,促进当地村民提高收入,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