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吴阳镇文屋村全面推进河长制的落实,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村边一条已消失多年的小河加大挖掘清理,全力恢复小河原有风貌,打造古村旅游风景河。
文屋村已有500多年历史,位于鉴江出海口的边缘,一马平川,水田连片。在村中老人的记忆里,村子的西北边一直有一条蜿蜒绕村而过的小河,小河水清见底,碧波涟漪,鱼虾丰富,两岸林木青青,是紧挨村子的一条天然的“碧玉带”,大旱之年还可以取水灌溉农田,与该村几百年发展史相辅相成。
后来,随着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这条小河灌溉功能逐渐退化。改革开放后,文屋村民大都外出经商务工,小河缺少维护和使用,慢慢地变浅变窄了,直至近十年,基本变成一个长条形的低洼地,小河流水从人们视线中消失了。再加上疏于管理,水草杂木丛生,污水垃圾遍地,慢慢变成了令村民讨厌的臭水塘,生态秀美的小河只成了村民脑海里的“记忆”。
文屋村傍河而生,因水而兴,村民们想念的那一溪碧水,也是回乡乡贤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乡愁”。随着河长制在该村的落实和美丽宜居村庄创建工作展开,乡贤们全力推动“复河”行动。从2018年开始,乡贤与村民们筹资200多万元,对原河道进行清淤、加宽、开源,并作出全面的建设规划,在河面上架起一条拱桥,河堤两岸种上黄花风铃等风景树木,固堤、开路、建护栏,全力打造成新的风景河。
记者日前走进村边小河的施工工地,见到长700多米的河段已基本挖通,漂亮的拱桥横卧在河段中间,两边风景树已翠绿一片,盎然生机,清清的河水开始涌现,清溪秀水雏形展现眼前。在河道挖泥的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在村场的老榕树下,村民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条即将恢复的小河,喜不自胜。村干部文土华介绍说,现在村民与乡贤十分踊跃,积极捐款,镇委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整条小河按规划打造建设,将投入600万元,力争在两年内全部完成。不仅要恢复小河的“一江春水”,与下游河流连接在一起,还要与全村生态宜居村庄建设结合一起,打造成这片土地上的风景河,让美丽小河与古老村庄共荣共生,成为文屋村亮丽的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