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天下着雨,赤坎海田市场外,流动商贩在摆卖蔬菜和水果。
8月20日,工农市场外的路边有流动小贩在兜售水果。
8月20日,霞山绿塘市场周边,流动小商贩在人行道上摆卖,路边乱停电动车。
连日来,笔者走访赤坎、霞山等主城区农贸市场、大街小巷。尽管台风刚过,风雨不停,但看到乱摆乱卖的情况仍很严重,有的在人行道上摆上蔬菜水果,有的交通路口成为流动摊贩的集卖点,有的农贸市场的买卖延伸到市场周围街巷,呈现出一种交通堵塞、噪声四起的状况。使人感到街边地摊无序发展,城市中呈现随意摆卖乱象。市民对此颇多怨言,在民意测验中,有的市民坦言:街边地摊无序发展,让城市形象丢分,绝不是我们盼望的美好生活。
前段时间,考虑到疫情和提振经济、改善就业,允许街边“地摊经济”开放。有人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在任何地方设点摆摊了;乱摆乱卖再也无人敢管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和偏见,是一种无知和轻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城市管理都有章法,都要讲规矩,不能突破底线。众所周知,没有通过审批,不在指定地点经营的摊贩存在着巨大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乱占道经营,会导致交通堵塞,构成一定的交通隐患;会影响市民的出行,部分流动摊贩还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这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必须克服的短板。制止乱摆乱卖、占道经营本质上是为了规范市场行为,敦促城市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有更大的提升。
其实,改善民生、惠及民生与讲究城市的秩序和文明卫生并不矛盾。而且高度和谐统一。街边地摊可以给更多人提供自主就业的机会,可以改善生活,让更多家庭受惠。城市文明内涵原本就有丰富的民生要义。创建文明城市实则充满对民生的关爱。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也最接地气,更能彰显城市以人为本的温度。但城市“烟火气”一定要讲充规范经营,严格有序摆卖;不能随便占道,不能到处乱摆,不能不服从管理。要在保民生与城市秩序管理上寻求一种平衡点。“允许”是有条件的,鼓励夜市是要讲一定之规的。一切都要以讲文明、守秩序、遵法规为基础。不能因为放宽办夜市、摆地摊而影响交通,甚至污染环境,制造噪音,那样整座城市就会乌烟瘴气,市民生活环境也会乱象纷呈。
湛江的街边地摊一向多见,乱摆乱卖现象总是抓一阵好一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面对新形势,有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保持定力,充分认识到,对地摊乱摆卖放任不管,是对政策的曲解,也是对城市发展、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表现。要认清摆摊经济与文明创建的关系,要制定工作细则,精准实施。要向市民讲清楚哪些地方可以放开,那些时间段能够放开地摊摆卖。对违反规定者要大胆管理,对无理取闹者要严肃处罚。同时,针对地摊销售商品的卫生防疫、质量问题等,有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对违规者要依法严惩。促使地摊经营者依法守规经营,确保市民群众身体健康。
管好街边地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作为城市管理者要明确责任,主动担当,用心用情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增加监管工作的力度和温度,实现城市科学有序管理和城市“烟火味”的和谐统一,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改善市容市貌,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保障市民生活质量,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城市管理和文明创建带来的好处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