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2020-08-27 09:57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李湘东 本组图片由记者 殷翊展 摄

位于霞山工农街道霞港社区的港务局宿舍内,衣服乱挂在路旁的电线杆。

    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治理一直是湛江市的“老大难”问题。经过一轮轮整治,一次次强力督导,湛江老旧小区目前状况如何?近日市创文办组织调研组对年度测评较差的点位进行实地查看,重点是找差距、挑毛病、寻短板。结果看到一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的情况依然不尽人意,有的地面坑洼不平,连基本的硬底化标准都达不到。有的小区墙体破损老化,早已斑驳脱落。有的墙上被张贴有各种广告,“牛皮癣”充斥其间。有的小区乱搭乱建、乱摆乱放,大白天一件件裤头背心竟然挂晒在小区主干道的水泥柱上,很不雅观。还有的小区不时见到随意丢弃的垃圾、乱堆的杂物、长期停放的“僵尸车”等。这些与文明城市的要求差距甚大,与湛江美丽海滨之城的形象格格不入,与市民群众的期待愿景相去甚远。

砖瓦厂宿舍区内一段围墙杂草丛生。

    为何有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仍然面貌依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湛江历史悠久,城区摊子大,老旧房屋多,环境整治欠债多。以国资公司以例,其辖下的430个小区,均在赤坎霞山主城区,大部分楼龄都在二三十年以上。按照创文测评体系要求,这430个小区有半数以上属于不合格,整治改造任务艰巨繁重。其次是各级经费投入不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市里各级虽不断加大投入,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但缺口仍然很大,如果用“撒胡椒面”的办法治理,无异于杯水车薪。再则,有些社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一味“等靠要”,畏难情绪严重。有的连小区日常的清洁卫生这类亊都干不好,也不愿去干,更谈不上精心打造“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大街小巷了。

赤坎中山街道文东社区文东路路面坑坑洼洼。

    湛江市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治理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决心;考验着有关职能部门如何象绣花般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的工作力度。笔者在调研中欣喜地看到,不少单位立足现有条件,充分挖掘潜力,大刀阔斧展开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的改造。市国资公司集中人力财力,计划近期内完成4个老旧小区示范点的建设,为全面补齐创文短板提供做法和经验。霞山区财政虽然紧张,但仍舍得投入。目前已对新兴街道的市水泥厂宿舍内全面完善硬底化工程;同时有序推进对233个老旧小区进行片区化改造提升。赤坎区中华街道新江社区、前进社区等苦战3个多月,把小区内路面整体修饰得平坦一新,沿路墙体被粉刷成浅黄色,十分漂亮美观。小区内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添置了健身器材,种植了鲜花绿草。走进小区,给人以干净整洁舒适的感觉。文明新风从小巷深处吹来,人们从这里找到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治理后的标准答案。

位于海滨大道北的市发改局办公大楼后面,一建筑附近地面堆积着垃圾。

    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是乡愁的承载地,是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是衡量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标尺,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长期持续推进的发展工程。湛江市创文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尽管这项工作要求高、任务重、难度大,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但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发扬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勇于主动作为,强于攻坚克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定能把这件事办好。

    我们要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整治一片、规范一片、美化一片。尽快实现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秩序规范、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捷的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升创文水平,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老旧小区变成幸福港湾的幸福愉悦,感受到宜居宜业的甜蜜美好,感受到文明创建的丰硕成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