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霞山区新兴街道的水泥厂宿舍区改造现场一派繁忙,施工人员正在对该小区内原来坑洼路面铺上混凝土,进行硬底化改造。据了解,霞山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创文补短板工程,涉及全区233个小区。该工程已于6月24号全面开工,包括对老旧小区坑坑洼洼路面修复、排水系统改造、墙面粉刷等等。(据8月26日《湛江日报》)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因此,改造老旧小区、发展社区服务,不仅是民生工程,也可成为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内需的重要抓手,既能拉动有效投资,又能促进消费,带动大量就业,发展空间广阔,要做好这篇大文章。因此,我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考虑社区居民需求,用心用情用功做好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将老旧小区改造建成群众满意、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回应民生诉求。
不可否认,老旧小区改造其实是一个个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一个一个来。一方面要科学规划,通过一个启动一个,确保专款专用。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而是要来一次“脱胎换骨”,要在征集民意、汇集民智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精心打造,将专项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另一方面,制定监督监管机制,并贯彻始终。在改造过程中,除了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外,还要加大居民的监督力度,加强第三方监管验收,确保工程质量不走样、改造结果暖“民心”。
毋庸置疑,群众最关注的需求,就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发力点。因此,在实施改造过程中,要广泛倾听民意、集聚民智,围绕道路、管线、绿化、公共设施、停车位等突出问题,由点到面、由内到外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用系统化思维来解决民生烦忧。同时,要注入文化基因和人文元素,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这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