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走访中看到,有不少村民家门口挂着“厕所联盟”的牌子,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8月31日《湛江日报》)
外出旅游,“方便”常常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有的景区公厕不多,难以承受大量游客需求;有的景区厕所环境卫生差,令人望而却步。“方便”不方便,游客心中景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形象而言,都会大打折扣。
作为广东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的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同样遇到了公厕不足的问题——据2019年数据,放坡村接待了游客30万人次,但全村只有2座独立厕所、2座附属公厕,远远不能满足游客如厕的需求。放坡村的应对之策,是推动“厕所联盟”。
所谓“厕所联盟”,其实就是鼓励发动旅游路线上和民宿相对集中区域的农户和单位,向游客免费开放使用厕所。最终,该村630户农户中,有190多户加入了“厕所联盟”。“厕所联盟”散落旅游路线边上,以醒目的标识牌作为指引,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明风景线。这条文明风景线,塑造了文明放坡的新形象、提升了放坡旅游的美誉度。
其实对于放坡村而言,增建公厕无疑才是补齐短板的最佳办法,但“远水救不了近火”。虽然人人都希望内急时能轻松地找到公厕,但一旦说到把公厕建在家门口、单位旁,许多人却不乐意。“邻避效应”导致公厕选址困难,更不用说建成投用。慢慢地增建公厕,显然是放坡村“等不起”的。而对比来看,“厕所联盟”操作起来则简单得多,只需说服农户和单位把自家的厕所“共享”出来就可以了。
从这“共享”中,我们可以看到推进乡村振兴、“厕所革命”以来放坡村的变化。村民之所以愿意加入“厕所联盟”,无非几方面原因。一是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民意识到建设特色文明村庄人人有份、人人受益。近年来,旅游业成了放坡村的重要支柱产业,直接拉动了村中餐饮、住宿、特产销售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放坡村民看到村中的“绿水青山”正渐渐变成“金山银山”,自然不愿意错过发展特色乡村游的大好时机。其次,是村中开展“厕所革命”之后,村民渐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入厕一双鞋、出厕一双鞋”等,有信心按“厕所联盟”的标准要求把自家厕所打理好。“共享”的背后,是“共建共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最后,是放坡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村中不仅组建了“厕所联盟”督查评比组,而且制定了“以奖代补”方案,确保了“厕所联盟”出实效。
放坡村对“厕所联盟”的探索,其实也是对“厕所革命”的深化。这次探索,也让我们看到了村民文明素养的提高,看到了放坡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