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徐闻县纪委监委正式启动基层监督云平台,实现全县15个乡镇(街道)、200个行政村基层监督云平台全覆盖。(9月4日《湛江日报》)
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却一点点地蚕食群众的利益,与之一并消失的,还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对党委政府的信任。与那些巨贪大案相比,农村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也更为反感厌恶。管住“微权力”、消除“微腐败”,是基层群众的迫切愿望。
但在过去,要发挥群众力量监督“微权力”、发现“微腐败”,确实有难度。一些“微权力”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界,时而打下“擦边球”,即便偶有“失控”,也很难发现。一些“微腐败”早已成潜规则,掩藏在不规范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下,并不容易识辨。更有个别基层村干部法纪观念薄弱、特权思想严重,找出各种各样理由,对应当公开的村务资料等掩藏不发或有选择地发布,在群众监督的“阳光”之下,硬是辟出了一个藏污纳垢的阴暗角落,企图让“阳光”照不进去。固定公开栏虽在阳光之下,但个别村民心有顾虑,于是不敢走近、不敢“监督”。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微腐败”就会滋生蔓延。
9月3日,徐闻县纪委监委正式启动基层监督云平台,让监督上“云”,力求做到“无微不治”。基层监督云平台主要分为“村务监督”“乡村振兴”“三资管理”“回音壁”等4大版块,群众通过扫码微信小程序,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可以对村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三重一大”事项、“三资”管理、扶贫资金使用等重点工作情况随时随地进行了解、监督。监督上“云”,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化,更是整体监督环境的变化。由于隔着屏幕,因此村民能更加放心地浏览、监督。而且由于监督方便,那些原本不太过问村中事的年轻村民、外出村民,闲暇时可能都会打开微信小程序看看。如此一来,群众监督的“阳光”就更明媚灿烂了。
更为关键的是,监督上“云”之后,实现了监督范围的全覆盖,彻底把“微腐败”藏污纳垢的角落都曝光出来。一些过去的监督盲区,再也成不了“例外”。“云监督”真正实现了无“微”不至、无微不“治”。同时,“云监督”对基层村干部起到震慑作用,让村干部不敢腐也不能腐。而下一步,就是要依靠“云监督”,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对“微权力”的认识,坚定以人民为中心、权为民用的思想,推动不想腐意识的普遍形成。
而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看,“云监督”是基层“云治理”的一部分,同样需要下“绣花”功夫。希望“云监督”能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创新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