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优美的环境,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湾碧海将城市温柔地拥抱,满城绿意处处生机勃勃。近年来,湛江不断加快脚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据9月11日《湛江晚报》)
无论是建设林荫小广场、林荫停车场、风雨人行天桥,或是完善健身游憩空间,还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透过一件件惠民实事、一个个便民工程,不仅将“以人民中心”的思想彰显得淋漓尽致,而且也凝聚起创文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
文明城市创建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根本宗旨在于利民惠民乐民。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服务,都需要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换言之,要始终盯牢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通过创文使群众的获得感“触手可及”。一方面要走好群众路线,围绕群众所盼所需所求,把创文作为补齐民生短板、强化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市容市貌突出治脏、公共秩序突出治乱、基础设施突出治差,持续掀起一场轰轰烈烈、彻彻底底的“环境革命”,用心用情倾听每一个细微的声音,用力用功解决每一件群众的揪心事;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痼疾严重就攻克什么痼疾,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任接着一任干。只要始终坚持民本理念和问题导向,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劲抓推进、抓治理、抓落实,就不愁创文工作不能实现质的飞跃。
文明创建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受益者,都是主力军。因此,要进一步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广大群众积极投入、热情参与,人人动手治理环境,个个参与志愿服务,千斤重担一起挑,真刀真枪干一场,用每个人、每一天有份量的工作,让文明之花开遍湛江大地。
“共建共治共享”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只有让群众拥有满满的获得感,创文的含金量和公信力才能得到持续释放,每一个人才能从创文的围观者变成参与者。而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认同感越来越强,就能凝聚起推动城市文明的巨大群体性力量,让“城市更加美好,人民更加幸福”。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矢志不渝、不懈奋斗,文明终将成就城市,城市终将成就文明。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用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检验创文成色,需要我们善作善成、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