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湛江财贸学校举办“校企签约仪式”暨技能展示活动,与11家省内优质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打造特色“订单班”,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9月16日《湛江日报》)
当前,全国各地已充分认识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人才对推动地方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于是纷纷调动一切可利用资源推出具有吸引力的引才计划,开展新一轮的“抢人大战”。但这种做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人才引进来后留不住,除了薪酬待遇、发展空间、奖补条件等因素外,还与人才的归属感有很大关系。因此,培养出一批重乡情、有技能、敢创新、出实效的本土人才,至关重要。
9月15日,湛江财贸学校举行“校企签约仪式,以此携手企业打造特色“订单班”,就连培训方案都是校企双方共同指定,这无疑为湛江探索精准育才、培养专才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大力落实“六稳六保”的当下,尤具战略意义。
按说我国劳动力如此充足,应该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但大家只要看看这几年的数据就会明白,我国长期以来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年初有媒体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据估算,2020年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一些制造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不低,但一直请不到合适人才,不是因为无人问津,而是真正的技能人才供不应求。技能人才紧缺,将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
纵观当前湛江发展态势,四个千亿元工业项目汇聚发力,东海岛朝着“世界级绿色环保高端沿海临港重化产业基地”目标加快成形。致力打造世界级沿海产业带的湛江,不可能一味靠引进人才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订单式”培养可谓抓住了问题的突出矛盾,找准了精准应对之法。
放眼未来,市场需求庞大的“订单班”必然越开越多。“订单班”的学科设计及培养模式,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能只局限于某个企业的用人需求,湛江财贸学校等本土职校,更应着眼湛江发展大局、产业转型趋势,有计划、按节奏去逐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在这过程中,既要有厚植人才沃土的担当,又要创新激励人才的举措,尤其是在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上下功夫,让更多职校学生、技能人才看到未来攀登“人生巅峰”的机会,这样才能把技能人才培养集聚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不少企业已经吃够了不重视人才、不依靠人才、不用好人才的苦。湛江要振兴发展,必须培养出一批有乡土情怀、为家乡奉献的技能人才。“订单班”量体裁衣式精准育才,引导学子把自身职业规划与国家需要、家乡需要结合起来,将是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