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治理脏乱差大家谈

2020-09-18 10:3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梁海飞

    清扫垃圾须天天管日日清

    这是笔者亲眼目睹的闹市中心的垃圾乱堆乱放。

    9月5日,周六。笔者一早上街买菜,在霞山民享路口,老远就闻到一股臭气,走近一看,一大堆垃圾被扔在路边,过往市民纷纷掩鼻而行,个个都在吐槽。笔者当场拍了照片,原本想在媒体上曝光,后听环卫工人说,上午会有人来清理。笔者就手下留情,照片没有发。

    9月6日上午8:30左右,笔者上街办亊,又路过此处,但见那堆垃圾仍呆在原处,只是份量更多些,臭味更浓烈。很明显,一天下来没有任何人前来清理,清洁工所言失信于人。看着市民们绕道而行,气愤之余笔者又拍下一张现场照片,借助媒体曝光,此处垃圾现已清理干净。

    霞山民享路口与步行街隔路相望,是地道的闹市区,每天这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如此重要地段,卫生状况那么差,大批垃圾堆放一两天无人问津,实在出乎笔者的意料。如此这般任由垃圾污染市区,何来主管部门担当作为?何来创建文明卫生城市?何来让市民群众满意高兴?

    创建文明城市,至关重要的就是城市要干净整洁,环境要优美卫生。城市的脏乱差问题不是小事,事关市民的工作和生活,事关群众的安全和健康,事关城市的形象。脏乱差问题存在反复性、顽固性的特点,稍有松懈,一不留神就会死灰复燃,再度反弹。因此,整治脏乱差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像打扫家里卫生一样,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形成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做到天天有人管理,日日有人清扫,要把保洁工作做到每一个角落,实现全覆盖。要加强教育,提升每一个市民的卫生意识,强化保洁观念,切实做到不乱扔乱甩、不乱堆乱放垃圾,见到不讲卫生行为主动制止。各小区街道要责任到人,管理监督到位,落实卫生责任,做到门前三包,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治理脏乱差,家家争当卫生文明户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治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李湘东)

    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我和先生偶尔会在我们居住的区域附近溜达,就发现生活垃圾堆积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距离很远都见不到垃圾桶,所以周边居民就会将路边或者路口拐角的几个比较显眼的地方,默认为垃圾回收点。然而离我们最近的一个点,其实是一户人家的大门口左侧,门前地带常年被弄得乌烟瘴气的,想必屋主也很是头痛。尽管定期也会有清洁工人过来统一清理,但是这样子“赤裸裸”的垃圾回收点其实是非常影响整个区域的卫生环境,也暴露出卫生基础设施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我觉得雷州市沈塘镇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该镇不断加大对镇区内环卫清洁队的管理力度,严格规定和多次强调清洁工人每天几点钟之前打扫街道和清运垃圾。政府大力投入资金改善镇区的道路状况以及卫生环境,我到这边来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亲眼见证这里一点一点在变得更好。现如今镇里几条主干道两边每相隔百米的距离就设有分类回收的垃圾桶,每家每户走出门口就可以扔垃圾,相当的方便。

    草席、草帽、草篮等编织品作为沈塘镇的特色产品,用作原料的干草都是选择天气好的时候,直接放在大马路中央让往来的车辆碾压平整。一天时间过去后主人家来回收稻草时还会用特制的木锤子在干草上大力捶打,许多碎草屑会残留在路面,风一吹四处飞散就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是最近我和同事晚饭后出去散步时都发现大家收回干草捆之后都会自觉地将路面清扫干净了。近日我和先生视频聊天的时候恰好聊到这个话题,他说这就是所谓的“破窗效应”,一个地方原本若是就非常干净整洁,那到这里的人们不忍心破坏环境也就会自觉地保护好维持好卫生状况,但如果在原本就是“脏乱差”的地区,那大家就认为既然都这么脏了,那我再扔一点也是没有关系的,结果就导致环境越来越糟糕。

    由此可见有关部门要合理分配和安排垃圾桶、垃圾回收站等基础设施,要向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卫生文明知识;媒体要发挥监督作用;而群众自身也要培养起卫生文明意识,养成卫生文明习惯。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彻底解决卫生治理“脏乱差”问题,共建美丽文明的湛江。(梁嘉雯)

    让老旧小区告别脏乱差

    提起老旧小区,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脏乱差”:道路坑洼不平、垃圾随地乱扔、杂物乱堆乱放、电线私搭乱接……

    老旧小区如何管理,一直以来是个难题。大多数老旧小区藏在背街小巷里,比起主干道两旁的“光鲜亮丽”,老旧小区就像一处处“补丁”,打在了城市“隐秘的角落”。

    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治理老旧小区脏乱差的重中之重。笔者学校旁边就是一个老旧小区,与不远处新建成的住宅小区形成鲜明对比。小区内路面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就形成一个个水坑,不小心踩下去就会溅一脚泥。由于缺乏专业化管理,小区一些走廊通道堆满杂物,平时生活垃圾都是居民拿到学校旁边扔去一个大大的垃圾箱里。有时垃圾太多,垃圾箱就被塞得“张开口”,旁边更是散落着各种各样的垃圾,走过路过臭味难闻。不仅老旧小区居民感到不便,周边居民、学生家长也同样感到环境卫生大打折扣。解决这些老旧小区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很是迫切。

    过去,一些老旧小区也曾尝试引入物业管理,但由于物业费收缴不理想、物业服务质量参差等原因,最终都以失败收场。要治理这些老旧小区脏乱差问题,需要街道、居委会、环卫、小区住户、物业等各方共同合力,下好同一盘“棋”。其中最重要的是街道要负起责任,引导一些已经成熟的老旧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法,逐渐形成小区内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继而引入物业管理,以业委会监督物业管理的方式推动管理规范化、常规化。而不具备条件的小区,街道则应牵线搭桥,组织环卫、居委等,组织落实保洁、安保、垃圾清运、水电维修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性托管,为老旧小区“托底”。

    让老旧小区告别脏乱差的过程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也很值得思考。特别是有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建在老旧小区的隔壁,如何主动作为,如何提升老旧小区住户的主人翁意识,如何团结更多力量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其实都是一道道民生“考题”,亟待认真作答。(米苏)

    努力形成共识

    治理脏乱差,是湛江创文巩卫、提升市容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由于各种原因,一些过去的脏乱差“黑点”又再死灰复燃,不仅污染市容环境,更多见占道经营、乱摆卖等问题,成为交通拥堵的一大诱因。

    在治理脏乱差的过程中,一种现象很常见:对于一些占道乱摆卖的流动商贩,尽管城管部门一直有监管,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乱摆卖造成的垃圾成堆、堵塞交通等问题。赶也赶不跑、理也理不清、治也治不好,这看起来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不如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解题的关键,就在一直充当“背景板”的周边食客身上。

    乱摆卖现象之所以容易死灰复燃,皆因有市场需求。笔者所住小区楼下原本是没有小吃街的,但短短一两个星期间吃的人多了,商贩见生意好聚集一起了,也就成了小吃街。这小吃街直接摆到了马路边上,留出人行道摆十数张桌子,作为食客“堂食”之地。而过往路人,要不从乌烟瘴气、满地油污的小吃街穿过,要不就只能绕开小吃街走到马路中间。一些人认为这无伤大雅,甚至乐于其中、夜夜帮衬;一些人受此困扰,却又无可奈何。笔者所住小区临街住户晚上就从来不敢打开过窗户,因为那小吃街的油烟脏污和刺激气味都会随风“飘送”。如果不从整体上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很难做到标本兼治。

    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是为了形成“共识”。虽然如今绝大部分市民都参与到城市文明创建中来,但有一些人依然是抱着“无可无不可”的心里,打算“志在参与”而已。因此,平时你让他们去扫一下地、捡起地上垃圾,他们愿意;但晚上看见摆在马路中间的夜宵档,他们也用实际行动来“力挺”,这个档口点几只烧鸡翅,那个档口吃一打烧蚝。这样去推动城市文明创建、开展脏乱差整治,又怎么可能不出现“反反复复”的尴尬局面?不根治问题,只打算跟在问题产生源头的后面,为其收拾善后,无疑事倍功半。

    治理脏乱差不能一味“埋头苦干”“闭门造车”,也要抬起头来、面向群众,想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引起全民创文、爱护环境的共鸣,引导市民形成维护市容环境的共识。特别是对乱摆卖夜宵档的摊贩、熟客,要精准引导、指点“出路”,让他们从“路人”转变为支持城市卫生环境改善的“铁粉”。 (关月)   

    贵在持之以恒

    笔者居住湛江已近十五年了,前后接待过不少前来造访的亲友,有的不止一次来湛江,近几年来湛江的亲友都说湛江变漂亮了,特别是变干净了。笔者感到欣慰之余,也有一些遗憾。

    在一些背街小巷,在一些老旧小区,随手扔烟头,吐蔗渣、垃圾乱堆乱放的不文明、不卫生现象仍然存在。

    以笔者小区为例!小区面积大,楼数多,园林环境、空气质量都属上乘,加上小区物业管理好,尽管地处市郊,入住率却不低,据笔者所知,小区是湛江比较早的推行垃圾分类的单位之一,在小区每栋楼下显眼位置均设有垃圾回收箱,纸张、金属、玻璃、塑料等分门别类、颜色各异,非常好区别。每天,我和女儿都在家里把垃圾分好类,吃过晚饭出去散步时,把分类好的垃圾带下楼去,投进垃圾回收箱。回收公司给每家每户发一张回收卡,投之前刷卡可以积分,月底积分可以到指定商超兑换你想要的物品,我女儿因为积分可以换她喜欢的小玩具,垃圾分类的动力比我还要足。近段时间,垃圾回收箱却不工作了,有人说是因为疫情,有人说是垃圾回收公司与小区物业的合同到期。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特别不适应,辛苦细致地分好类以后最后又前功尽弃一笼统地丢进一个大垃圾桶里去,后来干脆就不分了。女儿特别不习惯,因为九月开学,学校开始教孩子们垃圾分类的知识,可是小区的垃圾回收箱至今也还没重启的意思。( 戴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