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战备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有关规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9月18日10时00分至10时19分在我市市区和雷州市、廉江市、吴川市、遂溪县、徐闻县城区及23个镇区试鸣防空警报。(据9月17日《湛江日报》)
历史一直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我们。当防空警报响彻城市上空时,国难不敢忘、耻辱不能忘、警钟不可忘——我们不应忘记,抗战历史给国人带来的灾难和伤害;我们也不应忘记,在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中,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捍卫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豪迈悲壮的人生篇章,以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贫弱没有尊严,发展方能自强。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痛”,国耻国难不能随风而逝,警钟尤须长鸣于心。由此而言,从“警报长鸣”中,我们尤应读懂历史,铭记历史,并用历史照亮未来,汲取前行的力量,“知耻而后勇”,更好地担负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
当然,和平年代的防空警报不只是历史警钟,也加入了地震等自然灾害应急的元素,业已成为紧急疏散的信号。当警报声响起时,我们完全不必如临大敌、惊惶失措,不仅要读懂警报的内涵,熟悉疏散的信号,避免出现恐慌等情绪,而且还应把人防宣教融入其中,通过认知城市防空洞和应急避难场所、组织应急演练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防灾意识和国防观念。
一言以蔽之,鸣响防空警报,是一种缅怀、一种眺望、一种力量。除了是对时刻秉持忧患意识的理性提醒、警钟长鸣外,更应从伟大的涅槃重生中铭记苦难、汲取积极向上的爱国“正能量”,并转化为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创造业绩的实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