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日前,湛江市赤坎区婚姻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理事易珈羽老师到市第十七小学、华港学校两所儿童快乐家园开展了“心理绘画 护苗成长”儿童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心理绘画,教育引导儿童学会保护身体安全不受侵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通过绘制“我的魔法棒”为留守儿童心理赋能,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通过心理绘画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通讯员冷剑秀 摄
2020年,湛江市妇联投入60多万元资金,在55个留守儿童活动阵地继续实施“情暖留守儿童 筑梦蓝色湛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项目,通过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关爱保护留守儿童,该项目得到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爱心家庭+留守儿童”公益项目9.9万元经费支持,用于开展儿童安全教育。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易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男孩女孩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熟悉的经验自由发言,从而了解孩子对性的态度和对身体隐私部位的认知,并给予及时引导。接着,易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红笔在图画上标出身体上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随便让别人摸的部位,加深儿童对隐私部位的认知。观看预防性侵害视频、识别危险警报游戏抢答、遇到侵害行为要学会大声说”不“等,充分利用五感教学,寓教于乐,符合儿童发育特点。
第二环节是《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孩子们通过进行关于“防止溺水我们做些什么”主题绘画,及观看预防溺水的视频,和在易老师就溺水提问引导下,共同总结出远离溺水的六个要点。
第三环节是《心理绘画 守护童心》。易老师运用姬天舒心理绘画疗法中的“我的魔法棒”等“三张画技术”,引导孩子们充分表达宣泄情绪,增强她们了解、掌控和疏导自己情绪的能力,构建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有效的心理辅导,收集儿童现场心理绘画作品162幅。
当孩子内在安全感增加,内心有了力量时,就有了应对困难的勇气。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第三幅作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孩子们在分享时无论神态、表情、语音语调、情绪状态明显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