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在银帆公园举行的三角梅主题花展展出了约80个品种超过3万盆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三角梅,众多市民、游客纷纷前往公园赶“花集”。(10月9日《湛江日报》)
红色文化成为新热点、网红打卡开拓新市场、滨海风情燃点新激情、生态文明引领新时尚、非遗文化演绎新经典、夜市经济迸发新活力……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湛江文旅市场绽放异彩,可谓“成色十足”。
湛江文旅的成色,首先表现为“红”。今年这个国庆长假是特别的,中秋国庆在21世纪第二次同日“聚首”。长达8天假期的“超长黄金周”,让人们重新体验到“人挤人”的热闹祥和气氛,让人品出了“年味”,大呼“双节胜似过年”。“国”的生日、家的团圆,交织出最澎湃最欢快的乐章。更特殊的是,在决胜全面小康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更多家庭如期脱贫走上了致富路;在疫情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我国有效控制住疫情并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此时此刻,当为奋进高歌、为家国欢庆。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大背景,今年的黄金周也成了弘扬红色文化的黄金时机。湛江通过办原创作品音乐节,在坡头海东、金沙湾等地唱响《碧海丹心黄学增》等红歌,巧妙地将红色文化与本土音乐结合在一起,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通过唱红歌这种方式一代代传下去,原创歌曲的新潮形式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红色文化,让湛江的红色文化在这个国庆黄金周里展现勃勃生机。
湛江文旅的“红”,还有着“网红”元素。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让拍摄地湛江成功“出道”,成为众多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城市。由此带旺了一批老街风情旅游景点,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湛江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滨海风情。一些肯花心思的微信公众号更是串联起一条条“打卡攻略”路线,让“网红打卡”成为湛江文旅的新模式。
湛江文旅的成色,还体现在滨海风情的“蓝”、生态文明的“绿”。国庆假期里,湛江办起了第七届海洋周,大吹“滨海风”。到特呈岛上感受别致的滨海风光,到南三岛上体验“五里海钓”,到经开区的龙海天和硇洲岛、徐闻的灯楼角和新港口探寻纯正“海味”……这个假期里,“蓝色游”有了许多新“爆点”。更为巧妙的是,一众市区公园大打“绿色”旅游牌,如银帆公园办起了梅花展,布置了约80个品种超过3万盆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三角梅,让大家意料不到的是,布展材料竟是用生态环保材料和生活垃圾、园林垃圾做成的,如蒲草、簕古叶、枯木、树皮、树根等,经过园丁“妙手回春”,又变成了公园里新的景色。这不仅展示了把垃圾“变废为宝”的神奇,更关键的是,向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世上本没有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我们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就是“变废为宝”的前提。为了推广垃圾分类,银帆公园还特别设计了趣味大转盘、分类小能手、环保大灌篮等小游戏,寓教于乐,让市民了解更多垃圾分类的知识、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这种“绿”的文化,成了展现文明湛江新形象的最佳打开方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之夜”活动成了这个黄金周湛江文旅的重头戏、新亮点。“非遗之夜”把湛江非遗文化的“特色”与海湾夜经济的“夜色”结合起来,擦出了新火花,延展了湛江文旅的厚度。人龙舞、舞鹰雄、醒狮等非遗项目成了夜经济里“最亮的那颗星”。
原创歌曲、热搜打卡的“红”,滨海风情、海岛探秘的“蓝”,生态公园、乡村仙踪的“绿”,再加上“非遗之夜”将“特色”与“夜色”巧妙结合,共同支撑起了湛江文旅市场的“成色十足”。略嫌不足的是,这些项目之间缺乏一个“调色板”的角色,就如手中握有不少好牌但就是打不出好的“花式”。希望下一个黄金周里,湛江文旅能更出色,集齐彩虹七色般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