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廉江市石角镇,满眼山清水秀,碧波荡漾。当夕照西斜,渔舟唱晚,鹭掠鹤飞,满是诗情画意;红色旅游方兴未艾,产业兴旺,群众收入增加,奔康路上涯歌日日吟唱。
“这是石角镇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漂亮了?……”近几年石角镇的变化,连常年在外打工的游子都赞叹不已。

画山治水,筑牢脱贫基础
过去,石角镇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耕山捕鱼,勉强解决温饱,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681户1469人。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当地党委政府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山水生态环境大整治,把治理石角山水作为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干群同心,念好山水经,画好山水画。
治水上下功夫。石角镇举全镇之力推进鹤地水库周边猪场清拆工作,与广西的陆川、博白执法部门联手重拳出击,铁腕整治非法抽砂,加快沿鹤地水库周边村庄污水收集设施建设,全面清理水葫莲,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生态林建设,切实扛起守护鹤地水库“大水缸”的政治责任。
画山上下功夫。石角镇将全镇山岭丘陵原来零散种植的茶叶、荔枝、红橙、蚕桑等产业进行统一整合规划,打造了库区两岸和山底三条观光产业发展带。根据各村的实际,做到宜茶则茶,宜果则果,宜桑则桑,连片开发,全面做大做强特色观光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并以此丰富发展特色旅游的农业资源。
原油房村老支书邓春光带领本村及附近的蕉坡和洞滨村民150多户建立起“油房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产销一条龙的方式。单种茶一项,就人均增加收入6000多元,带动20多户困难户致富,年收入超过十万元以上的种殖专业户不断涌现,像邓春光这样年收入超过几十万元以上的种植专业户更不是少数。
现在,石角镇着力以“生态+旅游”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用产业筑牢脱贫基础的做法不断显现新成效。其中油房蕉坡水岸茶乡、山合、野鸭塘、三合水岸橙乡、横石水岸花海、木马水岸荔枝、山底蚕桑五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山腰、榕树、丰满等三个旅游扶贫产业基地,已初见成效,年收益约400万元,帮助681户1469人在2020年脱贫及当地群众增收。
挖掘文化,提升奔康步伐
文化也是生产力,当地党委政府对此有着独特的认识和做法。随着画山治水的完成,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文化振兴,组织拍摄《山水石角》《走进秀美石角》的宣传片,创作歌曲《我在水乡等你来》《歌唱石角好风光》等歌曲,推介宣传石角旅游资源,打响“山水石角,养生福地”的旅游品牌,更加树立当地干部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
作为有着近百条革命村庄的革命老区的石角镇,紧跟党中央“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大打红色文化牌,大力挖掘整理当地红色资源,打造山底和三合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其中建设了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电教室、宣誓广场、停车场、厕所等,扩大硬化了通往基地的村道;还自编自导拍摄湛江市首部红色革命教育纪录片《从山底出发》,在红色讲习所和网上播放,宣传山底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和革命斗争精神。
今年,石角镇再次对红色革命资料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和布展,对展馆和红色教育纪录片拍摄基地进行了修缮,建成了山底区人民政府成立革命纪念馆,建设了油菜花观光基地、乡间水车、客家山歌对歌台、革命烈士塑像、城墙等旅游景点。
现在,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已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广东海洋大学非学历教育基地和廉江市委党校分教点。每到“七一”前后,基地更是车辆游人络绎不绝,红旗飘飘。当地卖百香果、红橙、茶叶、萝卜干、辣椒酱、凉粉草等20多个旅游农产品特色农副产品的困难户和开农家乐的老板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自2018年山底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待超过5万人次,为当地群众直接和间接增加收入150万元。此外,为了当地群众更好出行,争取到各级资金约2500万元,扩建2条硬底化公路,并着手动工修建一条驳接省道388线的支线,使山底2万多群众真正走向了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多元共治,同唱发展之歌
“我们终于通电啦!”山底地区群众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原来,石角镇“飞地”——山底地区供电线路急需重新改造,但因地域原因必须经过广西古城镇清耳村,遭到清耳村个别村民阻挠。对此,石角、古城两镇均由镇委书记牵头,组成了协调小组多次深入两地调研,并充分发动两地村干部、老党员、乡贤等力量介入协调。协调工作迅速见效,供电线路得到及时改造,两万多名村民恢复供电。两镇领导干部趁热打铁,疏通村民思想“瓶颈”,使10多年未能实施的电网改造顺利推进。
这只是石角镇党委积极探索创新边界社会治理模式的一个普通例子。从2017年起,石角镇就主动与平定镇、古城镇对接,通过开展党建联建、民生共建、社会共治、商贸文化共享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构建两地三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石角镇与化州市平定镇、广西陆川县古城镇相邻,经济往来密切,文化同根同源,同属客家文化。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三镇经济文化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石角主动与平定、古城镇联系,在2019年11月26日联合举办的粤桂边扶贫农产品大集市,为当地农户创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三镇均展销本镇的农副特产,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平时三镇定期组织开展文艺晚会、客家山歌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加强文化共建,唱响幸福生活。其中由石角镇牵头,平定、古城二镇共同参与举办的“同唱涯歌给党听”晚会,两地三镇演员台上同演,2000多群众台下同乐,更为大家津津乐道。
2020年,石角镇将党建联建“朋友圈”扩展到周边的陆川县清湖镇和博白县文地镇。现在石角和化州平定、广西古城等地边界群众和睦相处,广东姑爷广西郎屡见不鲜。跨区共建,多元共治,粤桂边人民共同发展,同享幸福生活。目前,石角镇用红色理念推进“邻边五联”的创新边界社会治理模式得到湛江市政法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党建联建推动社会治理经验做法被国家级刊物《长安杂志》刊登宣传。
念好山水经,加强生态环境整治,推动绿色发展;打好文化牌,用文化助推产业,提升奔康步伐;抓边界多元共治,携手发展,共享小康生活。石角镇,走出了一条别样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