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一个关于低碳节能的电视节目。应邀参加节目的一位老先生,说起了自己少开空调少用暖气的低碳生活:夏天,多“走出去”——到公园里走走,那里有水有树,很凉爽;冬天,该出就出,该入就入——遇到阳光灿烂的天气,到公园散步,如果太冷了,就一头钻进暖洋洋的书店看书……看来,老先生是踏实过低碳日子了。
低碳生活是系统工程,需社会各方参与。老先生过的,虽然是低碳的小日子,却容易引发我们的深思。身为普通公民,我们日常生活很多方面都可以更环保。就拿出行来说,我们身边越来越多人选择新能源车,步行或骑自行车。而只有大家一起行动,才会形成踏实过低碳日子的风尚;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凝聚改善生态环境的强大力量。
一起来踏实过低碳日子,我们还任重道远。在节能降碳方面,公共场所应广泛推广使用环保产品,做到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污染。另外,低碳宣传活动应不断拓展领域。近年来,国内好多城市都加入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却鲜见在农村地区推行。其实,“熄灯一小时”不应只是城市的专利,应多接地气,走进农村。更重要的是,节能产品也要“随乡入俗”,适应农村的特殊环境,才会受到村民的欢迎。如此,新的“节能革命”才能普及城乡,让公众共享环保生活。在绿色出行方面,要加大公交运力投入的力度,改善公交内部环境,减少市民候车、挤车之苦;对于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等影响骑车安全的违法行为,交警需要加大查处力度;而对被破坏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设备要及时妥善处置,同时要发动社会力量举报不法分子,让他们受相应的处罚,为绿色出行创造利好条件。
环保宣传是契机,低碳生活无限时。无论是“地球一小时”、自行车骑行、无车日活动还是倡导绿色生活的公益活动,都只是种种契机。在种种契机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节能降碳、绿色出行的经验,在全社会推广,低碳才会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无限时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