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为孩子们的心田注入法治养分

2020-10-27 16:1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沈峰

    10月23日,湛江第一中学举行了法治副校长聘任仪式,聘请湛江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和林担任法治副校长。随后,张和林围绕民法典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法治课,拉开了全市两级检察长送法进校园活动的序幕。(据10月26日《湛江日报》)

    全市开展两级检察长送法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知法守法,值得推崇和肯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依法治校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的意义。同时,不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有利于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有所闻,有的青少年甚至参与破坏社会秩序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影响恶劣,社会反响很大。这说明,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就是要在青少年时代对每一位社会成员开展系统的法治教育,发挥学校教育持续性、渐进性、专业性的优势,引导青少年树立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青少年接受普法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有利于他们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在一定意义上说,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依法治国的走向、深度和持久性。当然,让法治精神滋养青少年成长,一方面从注重法律知识传授向注重法治精神培育转变。因为法治教育本质上是法治信仰的通识教育、养成教育,在法律知识普及的基础上,更要传递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另一方面,在面向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时,应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青少年学生是学习主体,法治教育要走出说教式、灌输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和观察思考。法治教育更要体现平等公正、协商民主、理性思辨等法治理念,从“身边事、眼前人”讲起,寓教于乐、晓理于行,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成为行动的自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