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揭牌暨湛江饮食文化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岭南师范学院举行,省内外的专家学者、粤菜大师欢聚一堂,探究湛江饮食文化,助力“粤菜师傅”工程。(据10月26日《湛江晚报》)
实施“粤菜师傅”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创新职业培训与学制教育结合模式的一种务实路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湛江的美食很有名,一直让食客流连忘返。随着消费环境的变化、食客口味的多元化,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创新、弘扬美食文化,已经成为绕不过的当务之急。这几年,湛江一直在努力探索,既积极挖掘特色菜肴的历史资源、文化内涵,也不断改良提升菜品烹制方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湛江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主要承载地。湛江美食要名扬四海,就得培养一支名厨队伍。当下而言,既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广“新型学徒+行业研发”的模式,培养出更多更优的厨师技能人才,也应放大粤菜师傅工作室的“传、帮、带”作用,更应依托粤菜师傅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及研讨会等,切磋技艺,提升技能。只要用匠心去做每一个菜品,一定可以将湛江美食发扬光大。
每一种饮食都是美的结晶,湛江美食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既有地域特色,又能汲取众长。擦亮“粤菜师傅”品牌,不仅要有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还应有独到的菜肴烹制技术技巧,尤其要围绕绿色消费、安全消费、品质消费,做好名菜名点的后续文章。此外,要继承菜品传统,并符合现代食客的消费习惯,千方百计把“名”一直延续下去,以品质的再提升、品牌的再塑造,不断提高湛江特色美食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如今是“互联网+”的大流通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湛江美食不能深藏不露,而应搭上新媒体的快车,通过微信微博、主题网站等平台,线上线下、网上网下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展示力度,让特色菜肴“分外香”。
打造“粤菜师傅”工程之湛江力量,不断擦亮名菜名点名片,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让每一个人在湛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需要我们秉持工匠精神,精心“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