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28日从吴川市文化部门获悉,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结果已揭晓,吴川泥塑艺术家孙唯获得“泥面塑”项目决赛优秀奖,是该项目唯一获奖的广东艺人。
孙唯(右一)在决赛现场创作泥塑作品《渔家喜丰收》。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目前国内非遗领域最大的全国性节会之一,每两年一届,自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本届博览会于今年10月23日至2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以“全面小康 非遗同行”为主题,旨在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和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非遗力量。
本届博览会组委会与快手平台联合举办了传统工艺比赛“匠人匠心”云竞技活动,活动分海选和决赛两个阶段,海选阶段为9月28日至10月10日,决赛阶段为10月23至24日。参赛对象为全国各地草柳藤编织、剪纸、泥面塑、金属锻制类非遗传承人及手工艺从业者。传统工艺比赛作为中国非遗博览会的品牌活动,参赛人员范围广、技艺水平高,今届共吸引890位手艺名师名家报名参赛,征集近2000个作品。经过激烈比赛,最终从入围“泥面塑”“金属锻制”“草柳藤编织”“剪纸”四类项目决赛的非遗传承人和手工艺从业者中产生38名获奖选手。
泥塑《渔家喜丰收》。
吴川泥塑艺术家孙唯,在海选中胜出后,参加了10月23日在济南进行的线下决赛。“泥面塑项目决赛以‘美好生活’为题,在规定时间内创作1件(组)作品,立体雕塑或浮雕不限,造型和装饰要求体现时代新意。”孙唯向记者介绍,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泥塑特色,吴川泥塑特色一般都与真人同等大小,但考虑到自带材料、比赛场地和比赛时间等因素,所以他今次选择了以小件泥塑参加决赛,作品取材于家乡吴川渔民的渔获情景,一位渔家女满怀喜悦地“拉大网”,大获丰收,展示幸福美好生活,作品题为《渔家喜丰收》。这件作品用倒三角型构图,倾斜的拉网身姿,用铁线作为骨架形成45度角斜险势,正好塑造泥巴本身不具备的支撑力,增加作品的可观性和趣味性。决赛的最终评分标准,是每位作者选送三件作品和现场制作一件作品,评委综合打分。在“泥面塑”项目评出的10名获奖者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优秀奖6名),孙唯获得优秀奖,在国家级大赛舞台上展示了吴川非遗文化的风采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