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记者从麻章区文化部门获悉,既可以当凳子又可以当罗盘使用的传统技艺——罗盘木板鱼凳已经提交申请,有望成为该区又一项非遗项目。
据该技艺传承保护人杨太利介绍,该罗盘木板鱼凳将原木板雕刻成“鱼”的形状,然后做成一张可承受人坐的凳子,再加装上罗盘在“鱼眼附近”。然后把做好的罗盘木板鱼凳,装到渔民小木船船头附近位置上,给当地渔民出海捕鱼时使用,这样一来,既可当坐凳使用,又可辨别船头所处的方向,达到“一凳两用”的效果。
该技艺距现在时间已超过百年的历史。麻章区太平镇塘边西村杨家育木匠始创,该技艺经过杨家育的保护和传承,教给他儿子杨开明,杨开明学到父亲的罗盘木板鱼凳技艺后,又传承给他儿子杨太利。杨太利在跟随其父亲的学艺过程中,得到了传承和保护至现在。
创始人杨家育聪明灵俐,他结合当地渔民的实际要求:“既要造出质量上乘的好木船,又要有辨别航海方向的安全船。”故此,杨家育就把当地的建房屋测量土地方向罗盘装到木板鱼凳鱼头位置上。在渔民使用时“一凳两用”,以达到分辨方向,不误迷航,从而保证了渔民出海捕鱼的航行安全。在当地附近渔民使用验证后,渔民们都称赞是“神奇罗盘木板鱼凳”。
杨太利说,尽管在今天的高科技年代里,这罗盘木板鱼凳仍然颇受欢迎。因为一旦渔民航行小木船在大海中捕鱼时,万一遇到手机没电时,或者不小心把手机落掉大海,木船里有罗盘木板鱼凳的指引方向,指引渔民正确航行到安全彼岸,从而避免迷航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