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联盟”不止于“一村一品”

2020-11-05 08:5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徐卫民

今年国庆前夕,三种湛江特色扶贫农产品从雷州半岛来到广州,参加音乐集市。这意味着它们加入了粤西首个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 (11月4日《湛江日报》)

在扶贫开发刚开始的时候,各贫困村对着大片荒地一筹莫展。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湛江各贫困村渐渐摸出了“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路子,并培养出了那毛番薯、稳村番薯、廉江红橙、喜原冰糖木瓜、久鲜荣西瓜、乾塘沙城莲藕、东山调文香瓜、港门干贝、南三生蚝、南三青蟹、南三海鸭蛋等一批“明星”产品。特别是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纷纷上演“直播带货”的好戏,让不少村中名品成为脱贫致富的王牌。这是“总—分”思路下,化整为零,让各地产业扶贫特色化、个性化、品牌化的好办法,收到了实实在在的脱贫效果。

但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竞争激烈,对于刚刚脱贫的每个村每个农户来说,如何围绕市场需求有的放矢地组织生产、搭建链条、开展销售,依然是个“老大难”问题。“一村一品”纵然再有特色,但单打独斗所面临的抗风险能力弱、品牌知名度低、生产销售难以规模化等弊端始终存在,成为掣肘发展的关键问题。11月4日的《湛江日报》,刊登了《湛江推广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一文,其中就提到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省供销合作联社等20多个扶贫工作队及农村经济合作社,以“共同推动产业扶贫”为主旨,共同组建了“新时代振兴扶贫产业联盟”。这是我市首个扶贫产业联盟,也是粤西地区首个扶贫产业联盟。“联盟”内,对各地“一村一品”进行统一定价、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实现了产业发展信息共享、品牌共有、市场共进、销路共用,打通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痛点、难点、堵点,为湛江“一村一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开辟了新天地。在这种“分—总”思想下,化零为整,“一村一品”抱团取暖,站上广州音乐集市等更高的展示平台,也让“联盟”成了湛江脱贫的新品牌。

脱贫攻坚到了现今阶段,“联盟”的策略尤显重要。抱团取暖,不必固守于村与村之间、“一村一品”之间,更应该是湛江各大脱贫妙计之间,要巧思“连环计”。不久前,笔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佛山禅城供电局举办了一场职工厨艺大赛,其中绝大部分食材,取自佛山供电局在湛扶贫点南三巴东村的产品,海鸭蛋、鱼干、大虾等令人食指大动。笔者不禁在想,如果这些食材能由到佛山学艺的湛江籍“粤菜师傅”来烹调,又会不会产生出更好的效果呢?“一村一品”与“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扶贫策略之间又能不能同频共振、擦出火花呢?我们或许可以尝试,以“一村一品”为特色食材,让“粤菜师傅”根据各村特点设计出网红菜色,让其成为乡村民宿留客吃饭的一大王牌;又让“南粤家政”给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提供爱心送餐服务,让“一村一品”、脱贫成效“飞入寻常百姓家”,从而构建起更大范围的脱贫奔康“大联盟”,让更多湛江人感受脱贫奔康的获得感、幸福感。

“化整为零”不容易,“化零为整”更考功夫。唯有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大胆去想、大胆去试,“联盟”才能更有活力、更加出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