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时刻听党话 永远跟党走

2020-11-13 15:4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记者 卓朝兴 通讯员 李文雅 陈思妍
    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党委日前特邀今年已86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陈观华,为教科院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新党员等300多名师生上党课,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当陈观华老战士穿着一身军装走进会场,同学们自发地起立鼓掌,向其致以崇高的敬意。这堂特殊的党课弘扬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坚定了在场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年少志高:投笔从戎参军抗美援朝

    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陈观华,曾亲身经历过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苦难。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作为一名热血青年,当他听到党的号召时,就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1953年,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知识青年参加国防建设”的号召,粤西地区有300多位热血青年背井离乡,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中大多数是高中生(最低学历要求是初中),他们到部队后多是当炮兵,陈观华就是其中一员。他说:“67年前,我参军时还是湛江一中的学生,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放弃了入读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的机会,瞒着父母报了名,成为志愿军炮兵八师的一名战士。”

    陈观华随部队到达执行任务目的地——南川曼芝洞,他们驻守在平壤以南一带,主要任务是备战与警戒敌特骚扰破坏,多是守在炮兵阵地上。陈观华回忆起这段驻守岁月时,他说自己当初寄住在当地一位劳动党老支书家里,虽言语不通,交流要用手比划,但语隔心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细诉荣光:参加国庆十周年阅兵式

    1954年,陈观华回国后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炮兵学校,接受苏军特训学习,并被派到旅顺接收苏军新式装备。1955年,陈观华进入北京炮校学习,所学的专业是为炮兵指挥服务的特种仪器侦察专业。在校期间,他学习了声测、光测、大地测量、高空气象探测、雷达知识等课程,“当时学校还需要进行体能训练,要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包括在野外进行军事技术和战术训练,真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支撑陈观华完成艰苦训练的,是作为一名党员的信念。陈观华谈到自己的入党经历说,自己还是少年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和地下党员有密切的联系,1949年后他积极参加了党和政府组织的许多活动,1955年,他在北京炮校实现了入党的心愿,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立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

    在北京炮校学习期间,陈观华先后参加过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建设,参加修建十三陵水库,受嘉奖两次。1957年,他参加了首都“五一”节体育方队游行,通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1959年,他作为国庆十周年阅兵式军事学院学员方队一员,接受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从炮校毕业后,陈观华被分配到了广州军区炮兵司令部。在这之后,陈观华还先后参加过抗美援越、海南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陈观华转业到雷州师专(岭南师范学院前身),先后任物理系书记、学校纪委副书记、马列教研室书记。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抱着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寄语学子: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在党课的互动环节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慷慨激昂的歌声响起,有大学生提出是否能近距离观看老战士的军功章时,陈观华欣然答应。“这个是今年发给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这个是1953年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陈观华自豪地向学子们一一展示勋章,会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陈观华说,自己的一生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做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不计得失,为国家出力。他寄语在场学生:“现在我已白发苍苍,期待年轻的你们,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