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从“佛山在线”获悉,今年以来,佛山市政协办公室等帮扶单位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心帮扶吴川市黄坡镇中山村,高质量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性扶贫等工作,增强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佛山有关单位的有力帮扶下,中山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万元以上,全村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以上,贫困户、贫困村达到贫困退出标准,实现100%退出。
贫困户耕种“生态稻”
在佛山驻村工作队帮扶下,目前中山村“以水稻种植为主、红薯种植为辅”的种植产业,和“以牛、猪养殖为主,家禽养殖为辅”的养殖产业均已初具规模。
11月中旬,中山村生态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里的水稻,开始迎来了收割季节。
该基地占地91.5亩,是佛山驻村扶贫工作队打造的。这里原为深水莲田,被弃耕了15年。目前已投入18万多元,对弃耕地块进行综合复耕,种植两季优质水稻,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让20多户贫困户耕种。
今年7月上旬,基地收割水稻6万多斤,已交给合作公司储存,接订单后加工销售。8月,驻村扶贫工作队再投入近10万元,购买水稻种植基地和贫困户分散种植所需的肥料、谷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该基地还与中山村农产品产销对接综合基地项目协同运作,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组织扶贫产品参加各个展销会,进入网上广东扶贫馆深度参与消费扶贫。
驻村扶贫工作队发动各帮扶单位会员企业、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认购中山丝苗米10多万斤,价值4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益。
火龙果农场创造“家门口”新岗位
在中山村南埇自然村,有一个占地300多亩的火龙果农场,这是该村重点扶贫项目之一。今年初,驻村扶贫工作队引入广东五公里农业有限公司,投资该项目700多万元。
该公司选取优质火龙果品种,采用有机肥种植。今年10月底,第一批火龙果已上市。本月中旬,挂在树上的火龙果已经红彤彤,即将上市销售,预计每年收益可达300万元以上,为村民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近30个。
除了发展产业项目增加就业岗位,驻村扶贫工作队还积极为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在“家门口”上班,稳获长效务工收入。目前已设置安排公益性岗位30个,转移就业的贫困户已有104人,为他们申请就业奖补3.7万元。
贫困户陈日贵在村里获得了公益性岗位,年收入超过2万元。他表示,现在收入多了,可以给孩子们买更多东西,生活越过越好,多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关心。
更多贫困户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下,走上增收致富之路。贫困户陈康福通过驻村扶贫工作队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开办了家电维修店,每年约可增收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