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在扶贫协作工作中,吴川与广西柳州市三江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位置,充分利用吴川热心企业家众多的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新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尤其是将奖教奖学作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鼓励广大学子奋发图强,促使三江县教育教学形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基础。
发动吴川市13个商会,设立“两个奖学金”
设立“江川教育奖”。发动吴川市13个商会,利用广东省扶贫济困日等平台筹集定向帮扶资金,并利用该帮扶资金,携手三江县设立“爱在侗乡江川教育奖”,用于奖励优秀教职工和学生,该项目计划每年筹集社会资金约130万,连续筹集3年,目前已筹集378.1万元,成功实施3年,预计可实施5年,持续打造粤桂对口帮扶品牌。“江川教育奖”实施以来,为三江县教育领域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乡村教师、学生极大的关注和欢迎,有力激发了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立德树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了三江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设立培苗励志奖学金。使用吴川市社会捐赠爱心资金,设立了“江川小学培苗励志奖学金”,并首创期考奖励活鱼办法,于江川小学每年期末奖励优秀贫困学子。比如今年对接共青团吴川市委筹集了3万元社会资金,在古宜镇江川小学举行的2020年春季学期散学典礼,向全校20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奖励一条约2斤重的活鱼和体育用具、学习用品,祝愿易地扶贫搬迁的学子们人人都能鱼跃龙门,拥有美好明天,并将获奖的喜悦与家人共同分享。这种方式实实在在地激励了易地扶贫搬迁学子发愤勤学,从小立志以知识改变命运。
加大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培育一批教育骨干
吴川、三江两地以教育扶贫协作为切入点,加强名校长、名教师往来,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力度,为三江县教育发展培育骨干队伍,储备优秀人才。三年来,吴川市共向三江县选派优秀支教老师17人,其中3人支教3年,2人支教2年,保证了教学的连续性,帮助贫困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三江县共向吴川市选派跟岗学习教师6人,均为“90后”年轻优秀教师,到吴川市交流学习教学理念后,结合三江县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吴川市积极对接统筹,在湛江市内开展“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培训”“湛江市名园教研同盟活动”和“贫困县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系列教学培训交流和研讨活动,对56名三江县优秀校长和教师进行了能力提升培训,帮助三江县教育队伍吸收了先进教学理念,提升了师资力量。
此外,积极组织三江县优秀贫困学生参加夏令营等教育实践活动,激励三江贫困学子走出校园、走出三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天下事。比如今年8月,组织三江县41名师生和家长以及湛江市赤坎区30多名青少年,参加为期3日4夜的“看城乡新风貌 话小康生活梦”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带领三江县青少年到湛江逛一逛、看一看、聊一聊,在交流表演、学习参观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他们的自强之心、上进之心,从而达到了“扶贫先扶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