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连续六个全市“第一”之奥秘

2020-12-04 09:1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彦

    

乾塘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商铺招牌,美化营商环境,助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新台阶。

记者 殷翊展 摄

    今年11月,湛江市2020年第三季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测评“红黑榜”通报,坡头区乾塘镇获得连续第六次登上“红榜”第一位。这一成绩在全市可谓独树一帜。亁塘镇连续获此殊荣,创造出让人羡慕的奇迹,其奥秘何在?

    12月1日,记者走进该镇寻找答案。

    就是要瞄准“第一”

    翻开去年第二季度之前的湛江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测评“红黑榜”发现,乾塘镇的排位并不显眼,甚至一度因上了“黑榜”第一名而上台作表态发言。

    然而,不到一年,乾塘镇就从倒数第一跃升至“红榜”第一,并且由此成为“红榜”第一名的“常客”。

    从憋着一口气到憋着一股劲,乾塘镇痛定思痛,才有今天来之不易的局面。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绣花功夫,我们定的目标不要太多,一年就完成一个总目标;定的目标不要太大,每个月就完成一个小目标,”乾塘镇党委书记陈刚在该镇大大小小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不止一次提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瞄准第一,一步一个脚印,从量变到质变。”

    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剩下的,就是考验“绣花”的功底、耐心和恒心了。

    这个距湛江市区25公里、坡头区20公里的小镇,三面环海,是坡头区最偏远的一个镇,没有什么大企业,经济总量小,人口不多,基础设施薄弱。

    乾塘镇“穷则思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一个突破口,补好短板,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以优异成绩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奖励资金,再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形成良性循环。

    这些年来,乾塘镇一直在冷静地审视自己的差距,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攻坚。

    在乾塘镇办公室里,一张《乾塘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补短板项目进度表》几乎占据了其中一面墙的位置,上面赫然列出2019年市里给乾塘镇定下的21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补短板项目。开工时间、当前进度、是否完工等栏目宛如一个个计时器,催促着该镇干部分秒必争、保质按量把乾塘变美。

    镇上没有公厕。建!

    这不,一个兼具“荷”文化与艺术的公厕就此诞生于钱塘圩区一隅,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同时,也传递了“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观价值观。

    镇上广告牌参差不齐还存在安全隐患。换!

    这不,今年三季度,该镇圩区的156家临街商铺就一次性换上了整齐美观的“帽子”。

    镇上有卫生死角。治!

    这不,蚊蝇乱飞的死角华丽转身,成为12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给当地居民搭建起一个展现自我的“群众大舞台”。

    镇上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文体中心。改!

    这不,乾塘废弃多年的旧礼堂传来了“锵锵咚咚”的装修交响乐,不日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羽毛球馆、文体中心面貌示人。

    ……

    乾塘镇的每一位领导干部正是这样,心中装着总目标、肩上扛着总目标、坚定落实总目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把一张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从“无所谓”到“有意识”

    “我要还书”“我要借书”“我要办借书号”……中午放学后,乾塘镇综合文化站的图书室涌进一大批孩子。

    他们大部分是乾塘中心小学和乾塘中学的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书架上探寻,找到心仪读物的小身影迅速在借还书柜台前排成了长龙。一些还没上学的孩子则尾随年轻的妈妈走进图书室,捧起绘本共同阅读,享受亲子时光。

    图书室管理员陈土英在电脑上忙着为孩子们办理借还书手续。自从告别了手抄登记借还书程序后,“无纸化”操作效率大大提高。

    “图书室虽然小,却是镇上居民的精神乐园。25个类别的书每一本都有编号和位置信息,方便读者查找和归还,每位借书人都有借书号,借书还书一个号码就可以搞定。”谈起图书室给读者带来的便利和乐趣,这位90后年轻姑娘不禁眼里放光。

    乾塘镇的蜕变不止发生在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场域的崛起。当地居民从生存状态到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有序停放车辆已成为乾塘居民的一种自觉,“不停好车休想进来消费”成为临街商铺店主的一句口头禅,更是一种维护门前文明形象的共识。

    说到规范停车的管理手段,不得不提乾塘镇的车辆管理“大数据”——《乾塘镇小车停放登记表》和“小车管理微信群”。

    登记表中收录了全镇500辆车的车主姓名、车牌号等信息,所有车主都进入“小车管理微信群”,只要哪辆车违停,就会马上被抓拍并发上群,全体车主相互提醒、相互监督。

    “以前会有侥幸心理,认为只停个三五分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现在一旦违规,五分钟内微信群就出现自己的车辆照片,提醒电话也跟着打来了。”居民陈观胡加入“小车管理微信群”一年来,深刻感受到,镇上对车辆违规行为管理的口子正在渐渐收紧,曾经“无所谓”的随便停放行为现在也变成了让人脸红不齿的不文明行为,“被提醒过后,大家也都有意识注意自己的行为,不给道路添堵。”

    现在的乾塘镇,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湛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了最实在的注解。

    我们的创建工作很甜

    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偏远小镇面貌焕然一新,是什么让乾塘保持六个“第一”的荣誉?

    一再追问之下,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的负责人讲起了一个“怪现象”:党委政府“一把手”带头捡垃圾,全镇居民主动捡垃圾;他们不怕捡垃圾,就怕地上有垃圾。

    镇党委书记陈刚、镇长苏波在上下班途中、调研路上、慰问间隙,总会不时弯下腰捡起路上一些垃圾放到垃圾桶去;路遇沙井盖不翼而飞等脏乱差现象,马上电话通知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五分钟内必须组织整改到位……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不少群众觉得很新奇,直呼“意想不到”——想不到“一把手”也会做这种“琐事”。

    但随着所见次数的增多,最初的“新鲜感”变成了“不好意思”,“意想不到”成了“习惯”,越来越多的居民也跟着弯下腰去捡拾地上的垃圾。当地群众也私下打趣道:乾塘出了个“捡垃圾书记”和“捡垃圾镇长”。

    这种“怪现象”出现以后,乾塘镇从街头到街尾,从大马路到小巷陌,地上看不见一丁点垃圾的踪影。乾塘似乎已在如何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把手”工程上摸到了一点门道。

    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每每迈出关键一步,乾塘都会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前行的姿态。

    除了强调上下一心齐创建之外,对于破坏文明创建成果、敷衍塞责、不作为拖后腿者,乾塘也决不姑息。

    该镇实行网格化管理、与镇纪委联合定期通报8个责任区的卫生落实情况,把责任层层压实到人,通过考评促进创建各项工作落实,形成长效机制。

    连续两个月考评排名末位,这个责任区的带队领导、工作组长就要在文明城市创建推进会上作表态发言;一旦连续三个月责任区考评排末位的,负责该责任区的领导干部报镇委决定,派出镇纪委进行约谈,并建议在年度内不得评优评先。

    “都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尝遍了酸甜苦辣,但我们的创建工作很甜!”这是一名乾塘干部的肺腑之言。

    甜在哪里?

    理发店店主陈华青说,看到乾塘从脏乱差到花开遍地,交通顺畅了,游客多了,生意好了,心里甜;

    图书管理员兼广场舞爱好者陈土英说,每天晚上到宽敞的广场上跳舞,盛夏季节到荷塘赏荷,生活甜;

    铁面无私的卫生监督员说,扔垃圾的人少了,环境整洁了,大家的笑容甜;

    ……

    群众口中的这些“甜”,或许可以解开保持荣誉的奥秘:全镇上下思想行动高度一致,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各级措施得力、督导到位,充分发动群众,用文明创建武装居民思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了强大支撑和可靠保证。

    凡所将至,皆为可期。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放眼下一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周期,乾塘人只有一句话:精神文明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