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徐闻当地旅游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角尾乡凭借着丰富的滨海资源名声在外,而被誉为“南极村”的角尾乡放坡村,更是因其独特的景观设计和开发模式,备受游客青睐,民宿经济成了当地乡村振兴新引擎,乡村旅游发展火热,有力推动了徐闻乡村振兴发展。(12月13日《湛江日报》)
12月13日,《湛江日报》用一个整版报道了徐闻角尾乡放坡村的民宿经济,那张占据了近半个版面的大图,令笔者震撼之余,不得不为当地群众巧用天时地利打造民宿经济品牌的做法点赞。
民宿经济是乡村旅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新业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心理快速从物质向精神、再向文化转型,民宿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特别是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民宿行业于今年5月率先回暖。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精品民宿更是提前被抢订一空。其中,又以海南的民宿经济最受追捧,央视等媒体纷纷介绍其经验做法。
早在2016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实施“美丽海南百千工程”,重点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1000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得益于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当地打造了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宿经济,并呈现出发展成为海南旅游一张王牌的趋势。而“南极村”放坡村,凭借天时地利优势,最先承接海南自贸港的溢出红利,在今年国庆黄金周同样呈现出民宿经济“一房难求”的良好态势,成为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与海南相向而行,可行且应速行!
放坡村在发展民宿经济上先行先试,有很多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其中最应关注的,笔者认为是其精品化、场景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与海南相向而行,并不意味着原样照搬,放坡村在发展民宿经济上就很巧妙地因地制宜,选定了“珊瑚”这个特色主题,如拼图般补齐了游客的民宿主题体验。以“珊瑚”为主题布局民宿群,各个民宿之间又互有不同,形成差异化竞争,一如写散文般“形散神不散”。各个民宿在设计中,又着重打造“网红场景”,例如湛江日报记者就很好地抓拍了“艺术家部落”的图书墙、海边椰树下的白秋千等网红场景,必然带火一批“打卡点”。
虽然如今已然亮点众多,但要发展得更好,放坡村的民宿经济尤需在标准化上下功夫。对消费者而言,民宿不仅是拍照“打卡”的地方,更是要住宿的地方,质量还是第一位的。放坡村在民宿群的管理上,大可参照国内一些城市的评级办法,对民宿群整体销售又区别评级,以此加强服务,又驱动民宿不断升级。村中也可以专门制作民宿消费的甄选指南,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民宿消费需求。而在整体设计上,则要在红色文化与珊瑚文化这两大优势上下功夫,尤其是在珊瑚文化的丰富内涵上做文章,为游客提供“有积累、有沉淀、有故事”的品味民宿,进一步以点扩面带动当地乡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