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2020年全国帆船冠军赛(激光及芬兰人级)暨全国帆船锦标赛(诺卡拉17级)在湛江市赤坎区金沙湾水上运动中心正式开幕,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席张小冬等出席。
“我在湛江等你!”“为湛江金沙湾海滩夜景点赞!”……连日来,回到家乡、倍感亲切的张小冬,在个人微信朋友圈用文字+图片+视频,大力宣传和推介湛江,为家乡“打Call”。12月14日,面对记者采访时,张小冬抒发了自己对于帆船帆板运动的热爱和浓浓湛江情。

【大赛亮点】
中国帆船项目年度收官之战走进港城
“我们在美丽的湛江,迎来了2020年激光和芬兰人级全国帆船冠军赛以及诺卡拉级全国帆船锦标赛。”张小冬如数家珍地说,本次比赛迎来了全国各省(区、市)的200多名帆船运动员、教练员,在6天时间里进行包括4个奥运级别在内的10余个小项的激烈角逐,“作为中国帆船项目的年度收官之战,我衷心祝愿他们通过一年的刻苦训练,在此次比赛中展现出技艺的提升,取得优异的成绩。”
张小冬表示,这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帆船比赛,是对整个队伍冬训准备情况、成绩的检验,也是备战东京奥运会的重要赛事。“湛江三面临海,海岸线绵长,拥有一流的风力条件及得天独厚的城中海景观,适宜举办各级各类的帆船活动,也应当呈现出帆影相叠,碧波荡漾的海上景观,为湛江的城市形象增光添色。”张小冬认为,本项赛事筹备工作组织有序、接待服务周到细致,充分体现了湛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湛江人民的热情好客。
有很多参赛运动员第一次来到湛江,大家对于在城市繁华中心有这样一片优良水域都感到非常惊喜。张小冬自豪地说:“我是在湛江长大的,我知道这片水域非常适合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水上运动,也特别适合举办全国乃至更高级别的帆船帆板比赛。这次来的很多队伍,都对湛江之旅充满了期待,他们觉得在城市中心有一片这么好的水域和这种优良条件的比赛环境,简直是得天独厚。”
【故乡情结】
从湛江走出去的世界冠军 对家乡发展充满期待
“作为从这里走出去的帆板运动员,我对美丽的湛江充满深厚的感情,更对未来充满了深深的期待和信心。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愿与湛江携手,为湛江帆船运动的发展作出最大的努力。”
张小冬在霞山出生和长大,并走上运动员之路。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张小冬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帆板锦标赛,获三角绕标、长距离和接力三项冠军,成为我国第一位帆板世界冠军。1992年,28岁的张小冬勇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帆板奥林匹克航线赛亚军,为中国乃至亚洲实现了奥运会水上项目奖牌“零的突破”,是当年叱咤海内外帆板界的一代名将。值得一提的是,那也是湛江籍运动员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块奥运会奖牌。
至今,在霞山海滨公园里都能看到的城市雕塑——“扬帆搏浪”,就是以中国第一个帆板世界冠军、湛江籍名将张小冬为人物原型塑造,其和赤坎金沙湾的“奥运女神”遥相辉映,已成为展示湛江人勇立潮头、顽强拼搏精神的标志之一,守望着这座美丽又富有动感的海湾城市。
【殷殷寄语】
让广大青少年爱上水上运动
“感谢家乡父老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湛江是我永远的家!这里不仅仅有我的亲戚、朋友,还有我从出生到17岁离开湛江到外闯荡前的成长记忆,我每年都会抽空回来看看。”亲眼见到湛江发生的喜人变化,张小冬感到十分欣慰,“我在朋友圈晒图、发视频,赞叹‘湛江的美’。这次很多前来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也觉得湛江特别漂亮,对这里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小冬对湛江未来的帆船帆板运动发展寄予厚望,殷殷寄语:“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高水平帆船帆板赛事在湛江开展,有更多湛江青少年参与水上运动,让这片水域白帆点点、彩旗飘飘,让这片海真正地‘动’起来。在湛江开展帆船帆板运动不仅能够让我们从青少年中挑选后备人才,还能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美化港城,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到了冬天,很多北方城市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无法开展帆船帆板训练,而湛江一年四季都可以。张小冬希望通过这次比赛,能让更多的队伍认识湛江和知道这片优良水域,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帆船帆板运动员来湛江训练。“现在国家在大力倡导深化‘体教融合’,让孩子们能够更多地参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我也希望借助平台,能够让帆船帆板运动进校园。因为帆船帆板是能够培养青少年意志力、体能以及多与大自然接触的阳光户外运动。期待通过共同努力,真正地把帆船帆板运动深入推广到湛江校园里去,让广大青少年喜欢水上运动,爱上扬帆搏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