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首批“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单,广东省共有10个案例入选,其中湛江市第八小学成功入选,是此次湛江市唯一一所入选全国典型案例的学校。
在教育部近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首次发布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其中,湛江市第八小学成为我市唯一入选“一校一案”典型案例名单的学校。应该说,这次入选的含金量很高,也为我市其它学校推动德育工作树立了标杆。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从报道中罗列的市八小德育亮点来看,其中一个特点正是“校园文化贯穿于德育始终”。首先,是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重视将德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考虑,从上层设计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体系建设高度融合起来。如报道中提及的八匙广场、本土文阁、校园文化长廊、八小精神文化山等可以看出,该校充分挖掘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通过创造性地合理运用,把校园文化与景点建设结合起来,以此提升德育风格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度。有一些学校打造景点光为了好看,特别是过度依赖广告公司提供的模板,自己的校园文化就没法通过设计展示出来。
其次,是德育工作结合了湛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如今,越来越多学校意识到德育工作要与湛江本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推动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进校园。但在因班制宜上,市八小显然走在了前列。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的成效,关系到学生个性化和社会化的成效。但一些学校往往只重视校园文化的“共性”,而忽略了班级文化的“个性”,忽略了以班级文化凝聚校园文化的客观规律。而反观市八小,“小环境由班级自主打造,班级图书角、班级名片,班徽、班规,细心雕琢,文化味洋溢”,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学习。
最后,是市八小在开展德育过程中,注意到了在课程、文化、活动等各个领域渗透教育理念和学校精神,使学校德育工作打上了校园文化的深刻印记。而且在家校协同、校社合力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合力,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例如市八小的“三礼”(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三行”(儒雅阅读行、儒雅书法行、儒雅非遗行)、“三乐”(儒雅扑克乐、校本阳光乐、亲子家校乐)、文化八小儒雅秀、诗礼童年、端午文化秀、儒雅堂辩论赛等,就始终突出“儒雅”这个主题,坚持将一个品牌打造成了王牌。
各校推动德育“一校一案”,既要向市八小这个标杆借鉴学习,又要坚持因校制宜,特别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立足于“校”,打造成体系、有深度的德育方案,不断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