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奔赴小康,教育先行。为继续贯彻落实湛江市委、市政府与柳州市委、市政府签订的《湛江市—柳州市“携手奔小康”扶贫协作协议(2016—2020)》和《湛江市—柳州市“携手奔小康”扶贫协作工作方案》以及相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湛江市—柳州市教育扶贫协作工作,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继2019年送教活动圆满完成后,2020年11月30日—12月4日,湛江市教育局又组织教育系统高级教师前往柳州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送教活动。
送教活动全家福。
高度重视
缜密部署做好精心准备
湛江市教育局非常重视湛江—柳州的送教活动。活动前,市教育局领导缜密部署,各教研室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工作:挑选优秀授课老师,指导教师精心备课、细心打磨,力求臻于完美;随队的教研员也针对各科授课的主题着手准备自己的讲座。领导的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学科老师持严谨的态度,为送课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次活动,湛江市共派出由中小学12个学科,由骨干教师、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学科教研员共26人组成的湛江市高级教师送教团队,由湛江市教育局林宇主任带队,分别到柳州市三江县、融安县、融水县各活动一天。活动期间,柳州市教育局派出了相应学科的教研专家和骨干教师14人,全程陪同研讨交流。本次活动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针对小学科学、数学、语文、英语、道德与法治,初中生物、数学、化学、历史,高中地理、化学共12个学科进行活动。具体内容为送教老师与活动地老师各上一节课(同课异构)以及专家评点交流并作专题讲座。
教育局教研室刘剑老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专题讲座。
亮点纷呈
创新教学让人耳目一新
渐浓的冬意迷醉着柳州,当地层林尽染,五彩斑斓。但送教团队无心恋着沿途的风景,而是一路奔驰,不远千里,不顾舟车劳顿,直奔柳州最偏远县城三江县,而后辗转到融安、融水两个县,进行送教。
教育局教研室刘剑老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专题讲座。
湛江市第十二小学陈燕芬老师授课。
■小学组
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科学老师龙文婷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从同学们乘坐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让科学和生活紧密联系,随后龙老师抛出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方法,更是打开了他们探索知识的大门。
小学科学随行专家、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李晓耘主任对本次送教活动进行了点评:授课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堂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体现了科学学科的本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领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
随后,李晓耘以《让思维进入教学,让课堂具有灵魂》为题做讲座。她指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培养,是科学课程标准赋予的一项基本要求。讲座围绕巧引善导,点燃思维火花;注重探究,增加思维含量;数据分析,提升科学思维;科学表述,发展学生思维这四个方面,并结合详细的课例展开阐述。
湛江市第二小学数学老师李茜茜与柳州市三江县民族实验小学、融安县第三实验小学、融水县民族小学三所学校的老师进行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的同课异构活动。李茜茜运用“化繁为简”的教学思想推导教学,把复杂数学从简单数字推导出找出规律,为学生渗透推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让学生找到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随行专家、吴川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凌连霞老师做专题讲座《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凌老师以言简意赅的理论知识,丰富有趣的案例,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向老师们展示了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讲座中,主讲与听众互动热烈,精彩纷呈。凌老师独具特色的教学手法打破了数学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模式,让老师们听了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受益匪浅。
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八小学梁桂云老师在柳州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林雪玉校长、遂溪县教育局庞彩虹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三江县民族实验学校、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与三所学校的老师进行了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第一课时)的同课异构。梁老师的课注重渗透方法,关注表达,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和小学语文高年级“指向表达”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柳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和小学语文老师们的好评。
随行专家遂溪县小学语文教研员庞彩虹老师作专题讲座《新教材,新意识》。庞老师基于统编教材的实践,与老师们一起探究从“紧扣双线,定准目标”“凸显重点,长文短教”“读写结合,授之以渔”“关注衔接,螺旋上升”四个意识进行备课。
柳州市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林雪玉校长对梁桂云老师的课做详细的专业点评,认为梁桂云老师的课有七个意识:有目标意识,有文体意识,有语文要素意识,有教材意识,有创新意识,有学生的意识,有备课的意识。
湛江市第十二小学英语老师陈燕芬上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Read and write。陈老师的课精心设计,基于阅读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技巧。通过层层问题的设计,以任务为驱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搭建各种必要的支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篇章主题,引起思考,激发孩子表达欲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随行专家、湛江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十二小学副校长李小会做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段英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李老师聚焦英语核心素养,分享了她听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所学、所思,并从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解和如何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两个方面,基于陈燕芬老师上的读写课与大家进行了理论与课例分析相结合的分享。柳州市教科研究所教研室兰冬梅主任说,李小会老师的分享和陈燕芬老师的示范课给予了他们理念上的冲击,为他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基于核心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观”下的读写教学的示范,每一位参与者有了清晰的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英语教学活动观”下的读写课课堂教学模式。
霞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的陈艳华老师在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唐丽副所长、兼职教研员吴玉萍主任、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薛茁老师的陪同下,与柳州市三江县江川小学、融安县实验小学、融水县第三小学三所学校的老师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同课异构活动。陈艳华老师运用了音乐、视频、体验活动等手段,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探究,在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
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薛茁老师做专家讲座,带来了新的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的五个评价目标分别是教学内容的适切选择,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教学活动的智慧实施,德育意义的巧妙通达,教学伦理的自觉彰显。
湛江市第二中学李华女老师授课。
■初中组
初中数学陈惠娟老师在本次送教活动中,立足学科思维,落实学科理念,采取新颖的授课方式为学生讲授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将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围绕两个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陈惠娟老师做到知识覆盖面广、知识间联系深、渗透方法多,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情境中提炼知识点、总结数学方法,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湛江市兼职教研员、霞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方建波老师,在送教前组织霞山区李虹名师工作室和湛江市第二十中学数学教研组,针对送教课题展开反复的钻研,不断地磨课,力求达到最高标准。送教课后,方建波老师对每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精细的点评,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并开展了《立足学科思维,构建高效课堂》的微专题讲座,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
初中化学老师韦妮以假黄金新闻导入课题,通过复习法、指导朗读法、演示实验法帮助学生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利用柳州当地资源引出金属的化学性质,紧接着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有趣的是,韦妮采取音乐的方式形象地描述几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既丰富了课堂氛围,也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节化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得到当地听课老师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戴志娜老师开展了《巩固基础,厚积薄发》的中考复习讲座,从“张弛有度,扎实根基”、“追根溯源,培育素养”、“知识梳理,构建网络”、“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四个方面全面分享了中考复习策略,帮助广大教师明确复习工作的方向。
此外,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君老师给融水县学生上生物课;湛江市教育局李遂梅老师分享其对初中生物教学的思考;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陈婷老师给学生上历史课;市教育局教研室刘剑老师进行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专题讲座。
湛江市第二十中学陈惠娟老师授课。
■高中组
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中地理老师张修宜为送课点带来的新课是 “观天气,识锋面”。张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探究教学过程,以问题链形式和课堂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冷锋这一常见天气系统,引导学生结合新旧知识比较联系,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随行专家、湛江市教育局梁景培老师对《锋面系统》这节同课异构进行点评,认为四位老师教学风格特色尽显,特别点评了来自三江中学的胡素丹老师从学习目标与知识体系入手,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突破教材的重、难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分层训练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随后,梁景培老师做《支柱式教学促进综合思维进阶》讲座。
湛江市二中高中化学李华女老师与三江中学的何老师、融安县高级中学黎钊良老师、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梁柳琼老师进行必修一《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同课异构。送教前,李华女老师立足于新教材素养为本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课堂,并在二中进行了提前授课。在林宇老师和王桂容老师的指导下,李华女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力争把课堂每个细节落实到位。
湛江市二中化学备课组长王桂容老师作为随行的专家,则精心准备了题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探讨》的讲座,旨在加强两地新高考新教材交流,促进共赢。课后科组研讨中,王桂容指出何老师以学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效率高,李华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分类观和氧化还原反应观设计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想;林宇老师分享了以高考命题为导向的高三试题研究,和当地老师就上课前全班齐读的方式是否有助于理科的学习以及课堂中小组讨论的方式是否有效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湛江市二中、湛江市袁勇名师工作室成员裴姗姗老师为送教点带来的同课异构课程是高中物理《静电场复习》,通过回顾静电电场的基本内容,利用问题引导的方法深挖学生的迷思概念,将学生对静电场的认知外显出来,抓住学生不确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判断,一步步引导学生巩固对静电场内容的理解,特别厘清易混概念。
随行专家、湛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湛江市二中袁勇老师结合所至学校物理科组教师的意向,在三所学校进行了《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基于新高考评价体系的高三复习策略》《科组建设》的专题讲座,并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对授课教师的复习课进行点评,内容丰富多彩,受到物理组教师的热烈欢迎。
送教效果得到
与会老师和专家的肯定
本次湛江到柳州为期5天的送教活动,继续贯彻落实了湛柳两地携手奔小康的会议精神。送教活动,特色展示,精彩纷呈,意义重大。富有深度的课堂,渴求发展的学生,积极参与的同行,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先进新颖的教育观点,思维火花的热烈碰撞,叩问心灵的会心一笑以及紧锁双眉的掩面深思,无不透露着这一次送教活动的精彩与价值。
●高水平示范推进教学研讨不断深入
此次活动,各位送教老师都展现出较高的业务素养,使参加活动的教师得到了一次研讨学习的好机会,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经验,为自身实践提供了借鉴。生动、新颖、精彩的授课,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在课后交流中,不少老师用“示范”“榜样”“完美”“精彩”“新课程的典范”等词来描述各授课教师和做讲座专家给大家带来的深刻启迪和良好示范。
●多元化辐射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参与此次观摩活动的老师以年轻教师居多,他们中大多数是偏远地区县、镇级教师,在理论素养、实践经验、教学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此次送教活动,精彩的课堂示范,精辟的专题讲座,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方法引领,及时解决了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问,这对促进青年教师特别是偏远县、镇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技艺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全方位展示推动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此次送教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市所送教的12门学科教学研究的水平和现状。通过同课异构,共72堂展示课,72场课后点评和研讨,代表着我市12位名教师和14名专家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此次活动,营造了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的研究与实践热情,更为纵深推进柳州三江、融安、融水三个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范例。
“一笔一划皆是情,一字一句皆是意。真帮实扶暖人心,送教下乡传真情。”集中送教活动送去的是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改信息、教学方法和有效教学技巧,广大教师在相互交流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共同提高。此次送教送教活动得到与会老师、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反馈:这一送教活动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思索,一种提高,一种巨大的影响,一种量的升级。同时,利于湛柳两地教师携手成长,利于教师们在交流共研中得到提升,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此次送教活动还充分展现了湛柳两地的友好关系,较好地完成了助推教育扶贫的目标,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相信在两地的携手共同努力下,两地的教育一定会越来越好,未来探讨出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