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革命老区村蜕变美丽家园

2020-12-23 10:0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岑川

江尾村村貌。

日前,记者走进吴川市塘㙍镇江尾村,沿着8米宽的江尾大道前行,一路三角梅开得正艳,在高高的太阳能路灯及一栋栋小洋楼的映衬下,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了解,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该村立足本土特色,通过乡贤引领,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幸福家园。

江尾村美丽的村道。

“水浸村”蝶变“鱼米之乡”

江尾村位于塘㙍镇东南面,是龙安村委会下辖的一条自然村。该村背靠蛤蟆岭,村边有龙安河流过,属于低洼地带,之前河道又浅窄,所以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村民的收成。

水,不仅仅给自然生态带来巨变,也给社会生态带来了巨变。江尾村几代人都曾为水发愁,担心田里的稻谷,担忧水浸村,房屋会不会被水冲倒。有年迈村民犹记得当时情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当水浸村,颗粒无收,都是靠国家分发的救济粮解饥。”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该村一直致力改造河道,特别是2009年,在外出乡贤的大力资助下,该村再次进行河道改造,终于解决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容易造成水灾的问题。河道治理给江尾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那潺潺的河水灌溉着绿油油的农田,举目苍翠,水稻似毯,瓜果琳琅,香飘四季。由往昔的“水浸村”到如今的“稻花香”,江尾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多年以来,该村鼓励村里的青壮年外出谋生,一来拓宽和增加各自家庭收入;二来也让年轻人接触外界文明,然后返乡反哺家乡建设。如今,该村村民基本住上小洋楼,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热水器、电冰箱,大部分家庭还开上小轿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村民正在晒稻谷。

乡贤引领美丽新农村建设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村庄,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该村也不甘落后,同样体现出了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近几年来,该村立足实际、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凝集村干部及广大外出人员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子。

该村村干部龙茂贞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江尾村村中杂物乱堆放,牛棚乱搭,污水横流,很不雅观。为了搞好村内环境卫生,建设美好家园,外出乡贤出资2000多万元,先后建起环村路、文化广场、排污设施等,使该村的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2公里多的环村路,是江尾村的一道靓丽风景。每天早晨或者傍晚,大人、小孩都在这里跑步、散步,甚至邻村的村民也会过来。”龙茂贞说,特别是环村路两旁都种上了荔枝、龙眼、树菠萝等果树,每到收获季节,百果飘香,村民们共同分享着丰收的喜悦,温馨又热闹。

近年来,该村还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投工投劳搞好村庄卫生。同时,建立了村民“门前三包”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村民自觉配合清拆废弃房屋、猪栏等建筑,干部包干包片党员包组,进行网格化管理,不断提升村容村貌“颜值”。

此外,该村民风好,村民遵纪守法、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村中谁家有困难,大伙也是乐于帮助,共渡难关。近年来,该村还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新春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强群众凝聚力,新风新事层出无穷。

凭着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革命精神,江尾村人在打拼中摸索出一条条致富路,又先富带后富,“饮水不忘掘井人”,反哺家乡,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过上了文明富裕的幸福生活,先后被评为“湛江市卫生村”“湛江市文生态明村”等,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样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