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1月8日A02版报道霞山区委有关领导率领霞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新兴街道相关人员走访慰问部队立功军人家庭,送上军功章、立功喜报、奖励金、慰问金等。
这则消息不长,但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组织送立功喜报上门的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这是营造尊重关爱军队功臣模范浓厚氛围的具体举措,是激发广大官兵的荣誉感、自豪感的实际行动,更是凝聚强国兴军磅礴力量的感人举动。
近日,退役军人亊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明确了送喜报工作原则和军地职责分工,规范了寄送流程、送达仪式、待遇落实等方面的要求。
军人是一项特殊职业,肩负着保卫祖国、维护和平重任。军人往往是和急难险重任务、勇于牺牲奉献紧密相连。尊崇军人理应成为时代潮流、社会风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既定目标。军人建功军营、报效国家,书写着传奇和辉煌。每一张立功喜报背后都凝结着军人的无私奉献、拼搏进取,见证着军人的成长进步、忠诚担当。同时也是对军人亲属期待的最好回报,最大慰藉。笔者也曾是一名军人,立过数次军功。尽管没有享受到喜报送到家门口的待遇,但每一本立功证书和每一枚军功章都是精心珍藏,关爱有加。在军人的字典里,荣誉的分量无疑是最重的,立功的喜悦是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
要把好事办好。登门送立功喜报,必须有满满的仪式感。这让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尊崇和荣誉的激励;让军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军属的无尚荣光;同时也令周围邻居心生羡慕,充满敬意,激发出更多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热情。
湛江是个驻军大市,已连续6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日前又召开了湛江市退役工作暨双拥模范表彰大会,市领导对双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湛江全市立功受奖的军人数量相当可观,湛江儿女不负湛江人民厚望建功军营,为湛江争得荣誉。
各级各部门要以满腔热情厚爱军人功臣,认真做好送喜报的工作,要讲究仪式感,注重营造气氛,注重宣传引导。不仅把每一份立功喜报送到军人家中,更要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军人军属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