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杨柑农民妙招防寒抗冻保收成

2021-01-13 09:1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赖寒霜 通讯员 许涛

寒风凛冽,作物受冻,遂溪县杨柑镇早部署早行动,广大干部送技术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发动和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防寒抗冻保收成行动,园地“点灯”,作物“穿衣”,各类防寒措施“百花齐放”,大家齐心协力,全面投入抵御寒潮行动,全力保障“菜篮子”“钱袋子”。

火龙果果园“点灯”防寒。 记者 赖寒霜 摄

为丰收的椒园“穿衣戴帽”

杨柑是遂溪县的农业大镇,是北运菜、火龙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遍布。面对这次寒潮来袭,广大农民迅速行动防寒保收。

1月11日,记者冒着呼呼寒风来到杨柑镇一片椒园,只见种植户陈华进指挥农民工为可收获的辣椒搭架覆盖薄膜,口中念叨着“这两天盖好就没事了”。

近百亩辣椒田大部分已完成了大棚防寒保暖措施,记者进入薄膜大棚内,顿感身子温暖了许多,大棚内种满了密密麻麻的麻辣椒,株株青翠挺立,挂满了绿色的大青椒。陈华进说,大棚内温度至少比外面高四五度,辣椒不会冻伤了,明天收获上市,寒冬里保住丰收。

走出大棚外,还有小部分椒地裸露在冷风中,地表上只盖着一层塑胶。陈华进解释说,无法全部搭大棚防风保暖,但地表覆盖塑胶也是为辣椒“穿衣”,再加上抽取地下水喷洒保温,也基本保住了辣椒正常生长,问题不会太大。

在种植户邓伟雄的玉米地里,他正在上风口多处燃烧木头,浓烟随着寒风弥漫在玉米地上空,在这寒冬大地上构成了特别的景观。邓伟雄笑称,这是镇政府指导的熏烟保温防寒法子,虽然效果比不上薄膜的“穿衣戴帽”,至少冻不死,可大大减少损失。

到田头来技术指导防寒的杨柑镇农科站站长方智介绍说,为了做好这次防寒工作,镇委镇政府及时通过微信、广播等向广大农民发布了防强降温的技术信息,农民纷纷用上了覆盖保温、熏烟防寒、挡风防寒、灌水抗寒、农药抗冻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搭大棚盖地膜,或稻草麻袋遮盖,或堆火熏烟,或抽水喷洒,“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最大的努力抗击寒潮,全力保障草本作物,保住丰收果实。

给寒风下的火龙果“点灯”

火龙果在杨柑镇种植超万亩,随处都有火龙果种植基地,而火龙果对寒流尤为“敏感”。

据报当天气温仅五六度,火龙果如何防寒保暖呢?镇农业办主任梁九带领记者直奔布政村的4000亩火龙果种植基地,寒风中,齐刷刷的火龙果显得萎靡不振,有的农民正搬来秸秆树叶等,搭建简易篱笆防风,笑称是给果园“穿衣”。

在扶贫带头人、种植大户许英的400亩果园里,记者看到,每一行火龙果树上面,都用电线悬挂着一盏盏银色的电灯,远望整个果园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灯海”。许英与工人正在安装检查线路,他说,半夜最冷的时候,就开始“点灯”,会形成“万盏灯火保果园”的壮观景象。

许英解释说,果园安装灯光照明,是利用保光技术种植反季节火龙果,可遇到寒冷天气,也可开灯发光散热,化解果枝上的霜冻,有效防止冻伤。目前,果农除了给火龙果建篱笆盖薄膜,大部分果园都安装了这种灯泡,万家果园万家“点灯”,抵御寒潮,已在当地成为防寒保收成的新模式。

寒风中,为作物“沐浴”,为果树“点灯”,为椒地“建屋”,是一路所见的农民抗寒妙招,有效地降低了农作物受寒潮的影响,也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梁九说,现代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这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抗灾害能力,现在很多种植园通电通水,天寒地冻时,可洒水保暖,防寒保收。所以,杨柑万亩火龙果基本上可度过这次寒潮袭击,保住果农“钱袋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