勺嘴鹬。 通讯员 程立 摄
16日至17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湛江市爱鸟协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联合在湛江沿海滩涂开展了湛江地区的勺嘴鹬全球同步调查,了解勺嘴鹬的数量、生活环境,为评估环境恢复和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经过两天的调查,志愿者在湛江沿海滩涂记录到28只极危鸟类勺嘴鹬。
勺嘴鹬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据国际鸟盟统计,2019年全球勺嘴鹬数量仅剩661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别。这种小型涉禽,体长约14-16厘米,冬羽背面灰褐色,具黑褐色羽轴纹,额和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褐色,下体白色,胸侧具黄褐色纵纹。它与其他鹬类最大的区别是呈铲形的黑色嘴,觅食时用嘴在水中或烂泥中像扫帚一样左右来回扫,是个呆萌的“吃货”。每年秋冬季节,它们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飞来,到泰国、印度、中南半岛、新加坡和马来半岛等东南亚地区越冬,迁徙期间经过朝鲜、日本和中国上海、福州、海南、广东等地沿海。
勺嘴鹬全球同步调查(湛江站)志愿者留影。记者 刘金凤 摄
雷州半岛长期以来都是勺嘴鹬在国内最理想的越冬地,这里有全国最大面积的红树林保护区、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滩涂,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和丰富的食物,也使得在这里越冬的勺嘴鹬种群成为了中国境内最大的勺嘴鹬越冬种群。因此,湛江地区的同步调查备受关注,参与此次湛江站同步调查的调查员共有35人,还得到了勺嘴鹬保育联盟、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MCF)、阿拉善SEE任鸟飞项目、与劲草同行、勺嘴鹬在中国、湛江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