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记者走访霞山区,“十三五”时期,霞山区城乡统筹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短短几年,霞山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交通体系提速明显。区内盛邦路、绿民路、银帆路(泉庄路至乐山大道段)建成通车,湛江大道、上坡西路即将建成,椹川西五路整治改造工程完成。
走在霞山区,城乡品质处处可感。近年来,霞山扎实开展“三旧”改造、创文巩卫、辖区市容“六乱”整治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宜居宜商宜业水平。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率先在全市建成投入使用;市区首座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点建成投入运营;河长制全面推行,其中黑臭水体整治消除率达95%以上;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包括完成64条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村村通”集中供水全覆盖,全域农村基本完成雨污分流设施建设,贫困户全部脱贫,精准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率达100%。
除此之外,城市内涵提升显著。目前,霞山已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1个,建成步行街智慧书吧,全区10个街道文化站均达到省二级文化站标准,实现71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其中“粤曲集市”成功入选第三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霞山灰塑工艺”“石花菜糊修复工艺”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