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豹猫得到喂食。 受访者供图
日前,东海岛民安镇西湾村村民在村边的树林里发现一只豹猫幼仔误入蚁窝,将其救出,并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后再将其送回大自然。 1月29日,民安镇西湾村一村民在地里干活,听见附近的树林里传来微弱的猫叫声,循声寻去,发现声音源自一只幼猫。这只小家伙看起来刚出生不久,腿脚无力,眼睛还没能完全睁开,身上爬满了蚂蚁。在它的旁边有一个蚂蚁窝,看样子,它是误闯了蚁窝,招来了蚂蚁大军的侵袭。
村民把幼猫救出后,又费了不少功夫把猫身上的蚂蚁弄干净,并清理掉蚁窝。他发现,这只小东西的体毛和普通的猫不太一样,乍看就像一只小豹子。它的头部至肩部有四条黑褐色条纹,两眼内侧向上至额后各有一条白纹,耳背黑色,有一块明显的白斑;全身背面体毛为棕黄色或淡棕黄色,布满不规则黑斑点。他担心猫太小留在野外会饿死,便想着先带回家喂食。 没想到,这只小家伙虽小,但是爪子很锐利,性情凶悍。村干部余晓辉了解到情况后,猜测极可能是野生动物,于是请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态学博士田丽辨别,原来,这是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豹猫。
豹猫在我国民间有着石虎、猫豹、鸡豹、土豹子、野猫等别称。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的野生猫科动物之一,分布区覆盖亚洲21个国家,涵盖从温带到赤道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各地豹猫演化出多种多样的体型和体色,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不同的分类。根据最新的分类,分布在我国的都属于“大陆豹猫”。 2000年,国家林业局将豹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要求对该物种进行保护。多年来,因为捕猎和人类活动区域不断扩张,豹猫实际上已经数量逐年骤减,在很多地方更是已然绝迹。保护豹猫,已经成为很多环保和野保组织、反盗猎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
这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肉食动物,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区、郊野灌丛和林缘村寨附近;窝穴多在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中;主要为地栖,攀爬能力强。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喜在水塘边、溪沟边、稻田边等近水之处活动和觅食。
在专家的指导下,当天下午六点多,村民将这只小豹猫用纸箱装着送回大自然,好让它与父母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