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十年温情筑港湾

2021-02-10 10:3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图 通讯员杨峰源 记者韩海冰

    华灯溢彩,礼乐欢响。新年伊始,湛江国际会展中心来往人员络绎不绝,一场热闹非凡的双拥模范表彰大会让这个“驻军大市”持续焕发新时代拥军爱军的别样魅力。

    坐在观众席倒数第三排的姚斌一直紧盯前方嘉宾席,搜索着妻子蔡妙毅的位置,尽管早已得知评选结果,但当妻子作为“十佳军嫂”肩披绶带现身领奖台接受湛江市主要领导的颁奖时,这位南部战区海军某工程设计勘察队主官眼眶渐渐湿润。相识相爱十年,夫妻共同参加颁奖典礼也有近10次,多次“陪跑”的蔡妙毅终于站在了台前。也只有姚斌自己知道,这个奖项的背后是多少对家庭的付出和承受,是她的专属军功章。

夫妻二人在颁奖典礼外合影。

    “既然选择了军人,便不惧风霜雪雨”

    “十年前市委书记替我证婚,十年后市委书记替我颁奖,嫁给你我真幸运!”走出聚光灯的蔡秒毅立刻奔向姚斌所在的观众席,深情拥抱了丈夫。“毅姐,我才是全天下最幸运的军人”,此次此景,不懂浪漫的姚斌道出了心底最“浪漫”的话。

    如果说相识是意外,相爱是幸运,那么蔡妙毅的选择则是勇气与担当。

    2010年,25岁的蔡妙毅偶然结识了29岁的姚斌,军人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出现在蔡妙毅的生活中。同印象中一样,沉稳、刚毅、正派是他们特有的标签,也是自己接受家风教育的核心内涵,身为人民警察的后代,爱党爱国已融入血脉骨髓。志同道合撞上情投意合,几个月时间的接触,蔡妙毅被眼前这个男人深深吸引。

    恋爱可以是两个人轰轰烈烈,结婚却是两家人柴米油盐。一位是衣食无忧的“本地千金”,一位是艰苦奋斗的“农村子弟”,家庭条件的差距、身份职业的差异像一条横沟摆在两人面前,婚姻的前奏起初并不被人看好。那段时间,不少亲戚朋友过来劝说蔡妙毅慎重考虑。

    “既然选择了军人,就会承担一切已知和未知的风雨”,面对外界杂音,蔡妙毅坚持自己内心选择,做好了婚后打“困难仗”的准备,在父母的支持下,夫妻双方终是步入婚姻殿堂。

    冬日的阳光倾泻在水泥路上,走进该单位家属区,工人们正粉刷着楼房墙壁,一批保暖治漏项目依次完工,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家属区真正“旧貌换新颜”。继续往前走,左手边第三栋四层便是两人的家,提起婚后分房,姚斌永远记得那一刻的感动。

    2011年的盛夏,家属房审批表终于下来了。那一天,姚斌带着蔡妙毅欣喜地来到大院寻找D栋406,同行的还有妻子娘家十多号人。进入房间带来的是巨大落差,站在门口,不到50平米的空间横七竖八摆放着破旧的桌椅,但这算是当时最好的营职房了。姚斌尴尬地低下头,确实他给不了蔡妙毅更好的条件。“如果妻子不愿住,那就去外面租房”姚斌做好了打算。

    “就算房子再小,和他在一起就很幸福”,一句平淡的回答如同一句郑重的宣告,面对家人的顾虑担心,蔡妙毅站在前方顶住了压力。

    婚后十年,在夫妻两共同经营下,这间小房先后经历整修和重装,见证着家庭的悲欢喜乐,阻挡着外界的风霜雨雪,姚斌告诉笔者,“现在条件好了,自己也在驻地买了房子,但一家人还是愿意挤在这个‘小房间’。”

    “相爱是双向奔赴的结果,但总有人多付出”

    去年十月,夏意依旧席卷着港城。“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家里一切都好”,在客厅沙发上,蔡妙毅满心欢喜地带着3个孩子,出现在手机视频通话的镜头前。

    这是蔡妙毅和远在南海某地执行任务的姚斌约定的网上“鹊桥会”,每到周五晚,孩子们总是吵着要见爸爸。从结婚到现在,姚斌外出执行任务多达53次,长则一年半载,短则十天半月,家中那10本日历上全是蔡妙毅密密麻麻写的笔记,那被钢笔圈中的数字记录着丈夫离家的日子。

    “军人是国家的顶梁柱,而我是家庭的顶梁柱”,蔡妙毅表示,她和家人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然而,同所有军嫂一样,“支持”二字的重量却是整个家庭的重担。

    一次,姚斌所在单位此时奉命开赴南海执行建设任务,从三亚工地刚回撤至湛江,考虑到其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同事、领导和组织没有向他提任何要求,但所有人也都知道,如果有他这位“专家”坐镇,完成任务将更有底气。

    “此次任务事关维护南海领土主权,我责无旁贷”,尽管心里难受,姚斌还是决定披挂上阵。

    “安心服役,家里的事交给我,等你凯旋”,看着丈夫欲言又止的神情,蔡妙毅心里明明白白。临行那一天,蔡妙毅没去码头送行,却在丈夫胸前右侧口袋偷偷塞进一枚“护身符”,里面是一张全家福,寓意着早日归来团圆。

    丈夫一出海就“消失”两个月,“失联”状态下蔡妙毅每天都会守在电视前关注祖国南方的动态。那段时间,公公身体不好,不久前在医院检查出患有心脏病,婆婆有高血压,姚斌两个弟弟还在上学,“生了病身边可不能没人”,她不放心就把老人从陕西农村老家接过来照顾。

    9月台风袭来湛江暴雨如注,一天夜晚,公公突然倒在了沙发上,伴随着呼吸困难和心肌绞痛,“准是心脏病发作了”,蔡妙毅见状立即拨打120,抱着女儿坐上救护车去了医院。

    那晚,蔡妙毅为完善相关手续和做好住院准备,将女儿放在娘家照顾,前后5次往返于家和医院,楼上楼下也是一夜奔波,淋雨加暴汗让原本身子骨弱的她持续高烧。昏睡两天后,“失联”多月的丈夫终于托人报了平安,蔡妙毅思来想去给姚斌捎去8个字:“一切如常、平安回家”,她不想让前方的丈夫为此担忧分神。

    “他不在,我就是家里的‘顶梁柱’”,蔡妙毅时常记起那段顶风冒雨的时光,每天早中晚给女儿全身涂祛湿药膏,公公每日4次8类20粒药丸总是精准无误…每当坚持不下去时,她总会停下来看看丈夫寄来的海螺,将抱怨难过诉说于它,将思念与期盼付诸于它,继续挑起家庭的重担前行。

    “新时代军嫂的标准是家庭与事业兼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蔡妙毅所在人寿保险公司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这场生命保卫战,同时也在为企业复工复产、员工返岗就业做足准备。

    “‘抗疫’这一年,公司销售业绩和就职人数稳中增长,蔡经理功不可没!”年会上,总部代表看着成绩单对蔡妙毅赞不绝口。从普通业务职员到区拓部门主管,12年摸爬滚打,终是让她站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2008年,蔡妙毅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开放多元的新时代吸引无数小城市走出的毕业生前往更发达的城市发展。“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家乡更需要‘儿女’建设”,蔡妙毅告诉笔者,那时候不少同学建议她去一线城市就业,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回到了这个港口小城。

    做事踏实、想法新颖,试用期结束后,蔡妙毅很快在人寿保险公司谋得第一份职位,在之后的7年里,这位“菜鸟”跟随团队“走南闯北”完成近50个项目,在一次次参与中,她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挑起大梁,也逐渐得到总部的认可。

    2016年,是自己两个双胞胎女儿出生之年,也是事业的跃进之年。坐完月子后,公司决定让蔡妙毅单独带队完成一次1000人扩招的指标,而当时团队里包括她也只有6人。从筹划指挥到沟通管理,面对角色转变,凭借前期打下的扎实基本功,蔡妙毅一点也不怯场。

    活动那天,喜来登酒店宴会大厅千人同聚,站在幕后,忙碌近1个月的蔡组长长舒口气,从协调场地、敲定主题、邀请嘉宾、布置会场到指挥彩排,每一个环节她都要提前部署亲自把关。两天前,上级临时更改主题,蔡妙毅便带着队伍从头开始设计布置,当天凌晨4点,由于场地装饰未送到,她便自己驾车前往距离会场100多公里的廉江取物料。

    单位带团队,回家带女儿。这几年,蔡妙毅总是两点一线,同时挑起家庭和事业重担。自己部门里有许多刚结婚的军嫂,她时常召集大家一起谈心,分享自己的工作生活经验,并鼓励努力实现自身价值,“新时代军嫂要坚持在岗工作,不能同社会脱轨”。

    这几年,蔡妙毅时常会领着3个女儿去红十字会捐款,她告诉孩子们,要为需要帮助的人筑造温暖的港湾。而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也是丈夫远行和孩子成长的港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