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原年人”上线,“数”数牛年春节新姿势!

2021-02-19 09:18 来源:新华社 作者:徐卫民

据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 一组数字,串起牛年新春——零售和餐饮消费超过8200亿元,电影票房突破78亿元大关,超过1亿“原年人”选择就地过年,6.6亿件包裹上演年货“新春运”……

这个春节,就让我们数一数,“数字”里藏着哪些过年新姿势?

8210亿元!牛年消费“new”范儿足

这个春节,14亿中国人的购买力有多“牛”?

据商务部监测,2月11日至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28.7%。春节假期,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79.37亿笔,金额4.98万亿元。

一张年货清单,不仅装点了“年”的仪式感,更映射着消费趋势、代际变化和社会变迁。

今年春节,“90后”“00后”登上家庭舞台C位,成为新晋年货“主理人”。在天猫年货节上,“90后”的下单比重超过六成。

“小时候过年,冰箱里塞满了鸡鸭鱼肉,就为了春节那几天给我们解解馋。今年我置办年货,给爸妈买了按摩椅和洗碗机,坚果零食也都是挑少油少盐的,吃着更健康。”家住天津的“90后”吴彤对记者说。

消费升级趋势下,“健康”“绿色”“科技”成为国人购物车里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苏宁易购智能厨电销售增长170%,主打净味杀菌、干湿分储等功能的高端智能冰箱,线下销量增长77%。

“原年人”的餐桌上,年夜饭消费生态正在悄然改变。

防疫带动年夜饭“从大堂到线上”。京东大数据显示,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年夜饭礼盒、年货礼盒、方便菜等相关产品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90%;农历腊月二十八至除夕,某外卖平台年夜饭半成品销量同比增长4倍。

6.6亿件包裹!年货“狂奔”上演“新春运”

特殊之年,我们见证了一个不用“抢票”的春运。

据统计,在各地倡议之下,今年全国超过1亿人选择就地过年。数据显示,春节7天假期全国共发送旅客9841.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76.8%,比2020年同期下降34.8%。

人未回乡,一份份思念却搭着包裹飘向远方。

贵州酸菜、湖南腊肉、云南火腿……各地年货“反向狂奔”,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春运”。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累计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6.6亿件,同比增长260%;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京东平台的异地订单成交额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58%;菜鸟数据显示,腊八到小年,从县区寄往大城市的包裹平均增长两成以上。

“腊肉、香肠、炸酥肉,爸妈寄来的年货塞了满满一冰箱,虽然没能回家过年,但家乡的味道一点也没变。”老家在四川的刘梓萌说,就地过年就是为战“疫”做贡献,期待疫情早日消散,明年春节和家人一起团圆。

公安交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往年春节相比,高速公路流量下降约20%,一些城市市区交通流量较往年春节相比有所上升。

地方相关部门也“各显神通”,亮出多项便民举措。广州推出多条“如约专线”,直达大型花市和特色景区;浙江嵊州全市241个行政村设立了“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网点,让老乡们网购、寄年货更方便;宁夏固原推广“全微通”农村客运服务平台等新业态,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票房破78亿元!看电影、本地游成过年“标配”

看电影、就近游、密室逃脱……这个春节,“原年人”就地过年的“打开方式”并不单调。

在北京西单大悦城10层的首都电影院,尽管已经晚上10点,检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观影队伍。“大半年没看过电影了,没想到春节档这么火,今天好不容易刷到两张票,赶紧下单约了好朋友过来。”第一次在北京过年的周妍说。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再次刷新春节档票房纪录;支付宝数据显示,春节日均观影买票人数增加超560%。

就地过年,旅游方式有哪些新变化?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不少人的新选择。飞猪平台数据显示,“本地游”预订量同比涨超660%;根据同程航旅数据,周边游整体环比涨幅达289%,部分城市周边游同比增长300%以上。

(编者注:经上网搜索,“原年人”应为“原地过年的人”之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