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处理好垃圾,助推乡村振兴

2021-02-23 16:23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宋维宙

    眼下,我市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少农村都有专人负责收运垃圾。环卫站“外包”把管理运作权下放给社会人员,引进企业运作模式,对自然村的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清运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常态。如此,令村容村道卫生状况大为改观,令人欣喜。

    “外包”机制,治“垃圾围村”乱象。曾几何时,不少农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却没能科学有效处理好生活垃圾。村民处理垃圾,常常就依赖两件“法宝”。一是“扔”:很多垃圾未作任何处理,或被丢弃在房前屋后,或被扔在水塘中,或被扔在公路边,或被扔在河中……其中的农药的外包装、废电池、医疗垃圾、病死禽畜对环境污染极大;二是“烧”: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混合在一起,在屋前屋后或大路边烧起来,发出的气味往往刺激难闻。显然,随意乱“扔”垃圾容易导致出现“垃圾围村”的困局,加剧了农村环境恶化;不择地点乱“烧”垃圾,实际上已污染了环境,损害村民的健康,无助于理性破解“垃圾围村”的困局。“外包”机制,让农村垃圾最终走向无害化,净化农村环境,培育了村民卫生意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不失为治“垃圾围村”乱象的成功范例。

    处理农村垃圾,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1月27日《南方日报》曾有消息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之也带来了农村生活垃圾增加、化肥过度使用等问题。今年以来,省人大代表、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高级化制工饶宝琴便关注这一问题,建议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生活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她建议加大力度科普化肥过度使用带来的危害,从政策上扶持农村使用有机肥料,在科研上加大投入经费研究开发新型肥料。她认为,垃圾分类终端处理的厨余垃圾、动物粪便,通过脱水、高温杀菌、发酵等环节,将会成为肥料,可以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用来种植有机蔬菜,从而形成良好利益闭环,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村民自治”,推动解决“垃圾围村”问题。笔者以为,相对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饶宝琴“变农村垃圾为新型肥料”这种设想,着眼于循环利用,是一种进步。处理好垃圾,助推乡村振兴,我们期待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