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丹心映夕阳。这不仅是雷州市关工委主任唐成标的工作写照,也是他退休后主动作为的一种自我鞭策。他2000年参加关工委工作,20余年来为了培育年轻一代茁壮成长,不因年高不顾体弱,不为名利,不图回报,积极发挥余热,带领该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作用,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做出了贡献。
因为工作出色,他2015年获评“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8年获评“革命老区建设特别贡献奖”;2020年获评“湛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贡献奖”;此外,还多次被评为“湛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
离岗不离党
发挥余热勇挑重任
上世纪90年代,海康县(现雷州市)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协会,时任海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唐成标接受组织安排出任协会会长。2000年8月8日,雷州市委批准成立雷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唐成标离岗不离党,继续发挥余热,肩负关工工作重任,组建了一个崭新的关工委组织结构,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他与雷州市关工委领导班子一起,制定健全了关工委工作各种规章制度,促使支部党建工作走向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活动正常的工作轨道,以此助推关工工作。截至目前,该市21个镇(街)都落实了“党建带关建”工作,由镇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兼任关工委主任;此外,市直机关单位和各中小学校的关工委组织建设也进一步健全。
通过开展创“五有”(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和“五好”(政治思想好、组织建设好,制度建设好、开展活动好、完成任务好)活动,一批又一批先进基层关工委不断涌现。
他先后到21个镇(街),同镇(街)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商量配备完善关工委一、二把手,使镇(街)关工委正常开展工作。他还深入到雷州培英实验学校指导办好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基地,到纪家镇恬神村指导办好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到附城镇南田村指导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青少年教育基地。此外,他还取得雷州市委宣传部、新华书店的支持,收集2300多本图书分别赠送到教育基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为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基地、红色基因教育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青少年教育基地等争取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等。
多方调研
有针对性开展活动
为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唐成标组织“五老”开展多方面的调研,以便及时发现和抓住广大青少年存在问题的苗头,突出重点,精准实施工作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教育活动。
——对城区乡村中小学校附近网吧店的调查。通过调研,该市关工委撰写印发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教育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和手机的做法和意见,让广大中小学生受益匪浅。
——深入各镇(街)中小学校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掌握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情况,组织人员撰写了一篇《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意见》,为进一步搞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提供参考。
——深入东里、松竹、沈塘、附城等革命老区调研,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一代新人,开辟教育活动基地。2017年,该市关工委在东里革命纪念馆召开“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一代新人”教育大会,并把东里革命纪念馆作为湛江市和雷州市青少年教育阵地。
同时,创办家长学校和校外教育辅导站,通过这一工作机制,向青少年讲党史、国史,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刻苦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宣传禁毒
撑起校园明净天空
在关工委工作中,唐成标围绕雷州市委的中心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和管理,做到禁毒宣传入校园、入村落,协助公安干警,助力扫黑除恶,保一方平安。
从2016年秋季开始,唐成标组织由关工委成员、“五老”代表、骨干教师组成的“千人宣讲团”,发动100万学生、青少年、家长听讲;组织“五老”们深入到城区的南湖读报亭等群众休闲聚集的地方,以派发禁毒宣传资料及面对面讲解毒品危害等方式,积极开展禁毒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让禁毒宣讲活动向全市社区、村庄、学校、家庭覆盖,努力实现“无毒社区”“无毒村庄”“无毒家庭”“无毒单位”和“无毒校园”目标。
对于一些失足青少年和困境青少年,他善于利用和发挥关工委“五老”人员多、人脉广、阅历丰、经验足、方法活的优势,对这些青年帮扶到人、关爱到心,收到较好的效果。
客路镇水标村原有10多名吸毒青年,常游手好闲、招惹是非。在唐成标的指导下,客路镇关工委主任黄天宜与“五老”们对他们结对帮教,并重点从“头目”下手,晓以大道理教育,同时也在各种文艺活动中对“头目”委以重任,激发其荣誉感,最后通过他影响全体感化和转变,促使10多名吸毒青年走上正道,有的还尝试创业成功,走上勤劳致富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成标表示,在新时代,该市各级关工委的老同志和关工志愿者将不忘初心,不遗余热,砥砺前行,继续用自己的挚爱之心、关切之情,汇入关心下一代的事业中,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