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严格执行规定 科学、有效、合理设计作业

2021-03-02 11:0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文/记者杨雅丽 图/记者林石湛

    新学期开始了,学生家长又要面对作业问题,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强化学生作业管理,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尽量指导学生的作业在校内完成。对于“叫停家长批改作业”,学校执行情况如何?家长和老师有何看法?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科学、有效的教学使孩子在课堂就消化知识点。

    学校:

    严格执行规定,科学、有效、合理设计作业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近日,教育部再次强调“不得要求家长检、批改作业” 。我市各校的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调查了解到,我市各校学认真执行“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的规定。市一所小学的副校长表示,作业问题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以前为了加强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监督,该校有部分老师有让家长在孩子作业本上签字的习惯,让家长批改的情况就没有。针对教育部发布的这个通告该校将坚决执行,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做好学生作业布置和批改工作。实际上,该校一贯要求各科老师要科学、有效、合理设计作业,按照教学常规布置作业,作业量要适中。要平衡作业量, 不要出现其中一科或者多科过量作业,同时不要布置机械化作业,作业要有个性化。老师要及时批改,有批注和鼓励性符号或者语言。学校领导每学期期中和期末都组织两次作业检查,对各科老师的作业量和批改情况检查,检查结束召开教师会议进行总结,规范老师作业布置情况。

    家长:

    不批改作业,但要参与孩子学习

    对于近日教育局强调的“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的规定,家长各有看法。“若不检查作业,怎么安心?怎么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知道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学生家长冼先生说,自家孩子刚读小学一年级,很多字都不认识,家长不辅导作业是不可能的,虽然老师没有要求我们批改作业,但是每天我都会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检查有没有错题。这也是对自己的孩子负责,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随时掌握孩子学习的情况,没什么不好。

    女儿在市十八小读五年级的许家长说,每个孩子的学习上的习惯都不一样,很多要求做不到一刀切,毕竟孩子学习是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是要家长批改作业,我并不认可,批改作业是老师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让老师能了解自己前一天的教学内容孩子的掌握程度,可以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但是检查功课,是家长应该重视和过问的事情,检查孩子在校的学习进度,了解孩子的功课质量,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在学习上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建议和帮助设立目标,但功课上习题的对与错,不在家长的检查功课的范围内,这是孩子的事情。“我一般是要求孩子自己先检查作业,我才会检查和签名,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从小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和懂得查漏补缺的行为,让她养成这些好习惯才能更好地去应对未来的学习生涯。我认为,无论是老师、家人、学生,都应该为对应的身份、责任去约束,各司其职,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善。”

    老师:

    家校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有20余年教龄的郑老师,是一名乡镇的老师。他认为,家长检不检、改不改子女的作业,对教师来说,没有减少教师工作量,因为教师有自己批改的作业备检。作为老师,他一直坚持学生的作业自己批改,家长可以不检查作业,但是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能配合老师查漏补缺就更好了。

    来自市第二中学的姜老师认为,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校要共育祖国的花朵。家长要参与孩子的学习,亲子交流互动学习才能有针对性。才能成为孩子的盟友帮手,比如书写、坐姿、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制定都需要及时指导提高。孩子是家校共同教育的对象,不是单方面。作为教师,认为家长若有时间,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习惯,有没有一边做作业一边玩,做作业有没有磨蹭等等。因为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作为家长担负的责任是和学校一起紧密配合,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衔接,形成合力从而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记者手记:

    随着各地春季新学期的开始,“神兽”归笼,家长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又开始为学校布置的作业问题“头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业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问题,网上有句调侃的话:辅导作业前母慈子孝,辅导作业后鸡飞狗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上课、批改作业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并不代表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后,什么都不需要管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培养等方面,每位家长都任重道远。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学校校要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只有达成共识,才能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