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国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病逝。人民日报发评论《爱国者达叔,永远都是主角》;央视新闻也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艺术无国界,艺术家有祖国”,赞扬了吴孟达的高尚品格。
2月28日,24岁的湛江籍青年画画发烧友温康龙用烧火棍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吴孟达头像以示致敬,并录下创作视频上传网络,截至目前获得2000多万人次的点击量,先后被国内很多媒体、网站报道和转发。
烧火棍是什么?如何使用它来作画?带着这些疑问,3月2日记者对温康龙,这位画具独特、画技高超,其作品获点击至今已累计过亿人次的网红,进行了专访。
温康龙与他的“画笔”。
重温童年记忆用烧火棍作画
温康龙1997年出生于一个廉江雅塘镇大人岭村普通农民家庭。他去年6月份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时尚饰品设计专业毕业,“现在主营自媒体,拍摄短视频、画画是我主业中的一部分。”温康龙介绍,“我从小学开始爱画画,但那时只是觉得好玩,没认真地练习。”到了18岁,温康龙才开始学习画画,他以“炭画”“素描”为作画的主要类型,后来突然想起童年时的烧火棍,便开始尝试烧火棍作画。烧火棍,顾名思义,就是燃烧着的木棍。木棍燃烧处有黑色的炭,温康龙用此作画。
“小时候,老家村里老人闲来无事喜欢画画。但由于乡下画材有限,老人们便就地取材,用木炭直接在墙上简单描绘,画出来的成品还挺好看的,给少年的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长大后的我却几乎没再见过有人用这种原始方式来作画。”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种传统又接地气的艺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因为疫情而留在廉江老家的温康龙,便开始用烧火棍在家门口的操场上绘画。
作品接地气直击人心
创作视频点击量过亿
“我认为,用烧火棍在地上画画,比用笔在纸上绘画的难度大很多。一是工具的局限,我只用烧火棍和红砖这两种;二是难以把握全局,在地上画时没有限定的纸张边框,要对大画面的全局有把控,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找到感觉,才能画好局部视角与确定整体。”这种特殊的绘画方式,常常让温康龙烫到手、砸到脚。由于经常用手去摩擦红砖粉来上色,温康龙手指皮肤上的纹路几乎都被磨平了。
“烧火棍很长,而且很重,”温康龙笑着告诉记者,“画画就相当于运动,时间长了之后,我臂力都变大了,好像练了功夫一样,呵呵!”
在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去世的第二天,温康龙原创的一条小视频“炭画纪念吴孟达”在互联网上热传。他拾捡废弃木棒并用火烧出黑炭,辅以砖头作为作画工具,并在一旁用梯子搭建俯拍视角,用手机记录下整个作画过程,剪辑后发布上网,截至目前已获得超过两千万人次的点击,“达叔的电影,我是从小看到大的。他生前演的电影以喜剧类型居多,给我们这代人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欢笑。我以炭画的方式绘达叔的头像,是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去衷心表达对他的喜爱和致敬,希望他一路走好。”
此前,温康龙还创作过《致敬逆行者》《兰陵王》《赵子龙》《端午的屈原》《教师节》等炭画作品。其中《兰陵王》的创作视频,全网点击率近两亿人次。山东卫视生活频道《让梦想飞》节目,曾邀请温康龙通过线上视频方式来录制节目。
烧火棍作画登上大雅之堂
“我在雷州半岛学习、工作、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可以切身感受到这片热土日新月异的巨大喜人变化。毕业后我还是选择回到了廉江发展。湛江蓬勃向上,是一块很有潜力和美好未来的宝地,”温康龙表示,听说湛江文化中心正在赤坎调顺岛火热建设中,这是一件大好事,“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也非常期望将来能在湛江新建的美术馆、文化广场来表演和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源自民间、原汁原味的炭画也登上大雅之堂。”
“我希望能创造更多奇迹,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作品!”温康龙今年春节在廉江陪伴家人度过。展望未来,温康龙表示:“我要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并加强视频拍摄的创作能力。目前,我还是以自学为主。等自己的实力、时间等各方面条件允许了,再跟随优秀的专业人士学习,继续深造和提升。”
网友评论
网友Andy:
火棍在他手里是画笔,而在我手里只是炭品。
网友秀芬:
我们廉江的后浪。
网友莲花:
好犀利,希望湛江以后能多出些这样的人才!
网友尤姐:
不用笔来不用纸,几步就成一幅画。
网友铁马冰河:
高手在民间!
网友十点差三分、谷谷:
在抖音刷到,没想到是我们雅塘人。
网友小桥流水:牛人!
网友海灵:
原汁原味,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