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上级相关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并涌现出来一批批感人的抗疫典型。我市广大作家积极行动起来,拿起笔,用各种文学体裁记录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战”,并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到去年6月止,共收到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300多篇(首),市作协成立评委机构,经过严格评审,共评出一等奖4篇(首),二等奖9篇(首),三等奖16篇(首),优秀奖36篇(首),现将评选结果公布如下:
散文类(25篇)
一等奖(1名)
《家有神兽出没》(史习斌)
二等奖(4名)
《红红的火龙》(周有德)、《网课记》(支贤)、《没有冬天可以阻止春天的到来》(高琳)、《宅着宅着,心田就长满了碎碎念》(李静)
三等奖(7名)
《逆行的背景》(莫汝娜)、《疫情防控战中最美的“逆行者”》(曾小丹)、《静听春天的脚步》(庞金妹)、《情人节的礼物》(李军)、《勇者的春天,大国的春天》(金小云)、《春天的脚步》(吴康权)、《挺立春天》(黄旭)
优秀奖(13名)
《我是武汉城里一位普通的医生》(莫俊进)、《总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陈丽)、《缓缓而来 徐徐有闻》(凌风)、《“战疫”日记》(朱海湛)、《壮士在逆行》(尹乾)、《为你们祈祷》(莫贤佐)、《今年的春节静悄悄》(郑晓晖)、《大海没有疫情(外两章)》(陈雁)、《在静默里开出智慧之花》(陈媛媛)、《离别》(阿悠)、《今夜元宵月正圆》(武戈)、《鹤塘村:逆境之中探寻希望》(谭小羽)、《相见时难》(柯丽燕)
诗歌类(28首)
一等奖(2名)
《“战疫”全国一盘棋(外一首)》(洪三泰)
《春天的另外几幅面孔(外一首)》(张德明)
二等奖(3名)
《沉思录(组诗)》(何武豪)、《抗疫物语(组诗10首)》(林康同)、《向武汉集结》(王彩云)
三等奖(7名)
《抗疫诗(七首)》(周虹)、《武汉:春天正在路上(组诗》(惠远飞)、《口罩春秋(外一首)》(南尾宫)、《武汉兄弟,我们永远在一起 (外一首)》(谢胜捷)、《钟院士,别哭》(欧小蕊)、《抗疫诗(三首)》(洪三河)、《致钟南山(外一首)》(阿恒)
优秀奖(16名)
《我哭了》(雄起)、《徐闻虽小,但有大爱(外一首》(莫明乐)、《折只红色千纸鹤(外二首)》(凌斌)、《诗二首》(李莫兰)、《为何我眼里常饱含泪水》(龙筱慧)、《有这样一场战争》(邓志华)、《春天里》(甘秋波)、《大爱集结在伏魔路上》(洪三川)、《我以一身的藏蓝,守望春暖花开》(陈志坚)、《宅在家里望故乡》(郭怀宽)、《戴口罩的春天》(陈海清)、《你是战士,我是火焰》(陈华清)、《徐闻,我爱你骨子里的大爱》(李明刚)、《每天,我都默默祝福你》(黄俊霞)、《生命的力量》(简陈明)、《白衣天使》(杨康光)
小说类(13篇)
一等奖(1名)
《真相》(李来春)
二等奖(2名)
《让道》(袁土贵)、《把舞跳起来》(程继龙)
三等奖(2名)
《派谁合适》(黄书平)、《也一样》(蔡铭)
优秀奖(7名)
《治疫》(潘雁冰)、《白衣天使之家(外一篇)》(刘康华)、《马上出发》(吴培进、吴东颖)、《年夜饭》(龙筱慧)、《妻子来电》(杜观水)、《忐忑》(叶小青)、《神秘接听》(洪森)
这是我市作家用笔精心记录的一场“抗疫战”,用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向抗疫前线人员及抗疫英雄致以最高的敬礼,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留下的足迹!向英雄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