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川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林宏伟 摄
71载峥嵘岁月,71载春华秋实。3月2日,创建于1950年的吴川市人民医院迎来了医院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时刻:吴川市卫生健康局正式发文,核定该院为“三级综合医院”,标志着该院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为该院向“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以人才专科建设为支撑,聚焦人才引进和培养、专科建设、医共体建设、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全力打造县域医疗高地,为吴川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陈鹏亮的指导下,吴川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首例腹腔镜及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招荣辉 摄
“引进来”“请进来”“派出去”
着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树立“大人才观”,制定“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必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的人才战略,建立了多层次、多梯队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吴川市人民医院院长王琪表示,“筑好巢”才能“引来凤”,平台是干事创业的基础。医院要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让他们更好地施展才华;在生活上关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朱红胜是该院引进的首位医学博士。谈及当初加入吴川市人民医院的初衷,朱红胜说,“县域医院同样可以大有作为,有许多工作可以做。自己在湛江生活了20多年,医生也当了20多年,对吴川,对这家医院也非常熟悉和了解。我本人是从事急危重症救治这一领域的,对于许多急危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往往就意味着生命。在县域医院,能够让这里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得到及时救治。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改善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
骨三科主任程锐聘来吴川市人民医院工作已有8年。刚下手术台的他,又马不停蹄地到病房巡查,询问病人的术后康复情况。作为一名四川人,他却能说一口流利的吴川话,家也安在了吴川,俨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吴川人。“平台比较好,领导重视、政策倾斜,能够把自己所学所用真正发挥出来!”回忆自己刚毕业来这里的感受,程锐说,“王琪院长给了我们很大的信任和支持,8年的时间,不论是自己还是科室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成长和进步。”
“今年6月份,就打算把家人接过来。”该院引进的四川籍名中医、副主任医师杨兵说道,“我聘过来以后,医院领导对我生活上非常关心和照顾,及时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所以我也打算把家安在这里。”
在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下,该院影像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蓝海龙,介入室主任、副主任医师王雪松等多名高端人才也相继加入该院,并迅速成为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不光是“引进来”,而且积极“请进来”“派出去”。吴川市人民医院充分利用省级三甲医院技术对口帮扶、技术协作和专科联盟优势,20多名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该院开展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全方位“传、帮、带”,为该院临床各学科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从2013年开始,该院每年分批派送临床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到联盟医院进行3至12个月的脱产进修轮训;每年举办学科带头人培训学习汇报会、专家讲座、网络教学等活动;成功筹建并规范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和全科医学科五大教研室,医院人才队伍结构更趋于合理化,真正实现了人才成长、技术沉淀。
目前,该院有医学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8人,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144人。培养了12名省级专科护士,4名省级教育护士。
2020年,该院临床科研论文取得新的突破,全年完成市级科研立项12项,省级科研项目13项;发表国家级论文26篇,省级论文68篇,SCI论文1篇,填补了该院乃至吴川市医疗论文的空白。
加快专科建设步伐
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临床重点专科是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综合反映,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将专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主线,通过强化专科联盟作用,加快专科建设步伐,该院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近几年,该院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成专科联盟,每个专科都有三甲医院的专家对口帮扶。
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与该院建立“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每年派驻多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学专家到该院相关临床科室开展坐诊、手术、查房和带教学等活动,助力该院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还与该院建立消化内科、儿科、创伤中心、神经外科医疗联盟,实现专家、技术、教学和科研共享;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该院建成医联体单位,启动网络医院,在双向转诊、医疗服务、远程会诊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长期合作;与广东省人民医院联合共建五官中心基地、心内科及介入导管室;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结为脑病诊疗医联体联盟医院,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格局,让吴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相应专科疾病。
在专科联盟的带动下,该院各专业学科均确立了较高的技术目标和定位,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成绩突出,以普外、骨外、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表现尤为明显,脐静脉置管术、脊柱内固定手术、微创腰椎孔镜技术等技术已达到三甲医院技术水平;内科开展的心脏导管介入术达到三级医院技术水平。
此外,该院成功打造及建立了心导管介入专科、重症监护病区、外科微创中心以及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多个具有三甲医院技术水平的专科和技术项目;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眼耳鼻咽喉科4个专科创建湛江市重点专科;肿瘤科建成全省县级医院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眼科入选“南粤眼科区域协作组会员单位”;医院当选“广东省自然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成为“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泌尿疾病培训基地”、“广东省自然医学临床示范基地”;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相继落户该院。
为促进中医业务发展,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该院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山三院中医科、湛江市第二中医院建立了中医合作关系,多位中医名专家定期到该院坐诊,临床开展中医适宜技术。
目前,该院已完成县级医院237种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及233个关键技术的开展,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
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作为县域医疗龙头单位,吴川市人民医院一直肩负着吴川市及周边120万人民群众的医疗救治重任。2020年5月24日,吴川市医共体总医院在吴川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拉开了该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序幕。
近几年来,该院乘着县级综合医院改革及政策东风,围绕“救治流程再优化,救治时间再缩短,救治效率再提高”的主题,大力加强医院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为有效落实及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该院领导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把医共体建设作为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医院综合能力和县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成立由院长王琪为组长、医院领导班子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科长为成员的医共体工作专项领导小组,设立医共体办公室,落实医共体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尤其在落实国家、省、市县域医共体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南等的同时,结合总院和吴川的医疗发展具体情况,多次召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工作推进会,以确保医共体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该院大力推进总院“中心”建设,有效促进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2019年7月14日,该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的认证,成为粤西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的医院,大大提高了急性胸痛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率及救治成功率;并于2020年10月1日成立了慢性病管理中心,让慢性疾病患者得到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和诊疗;2019年6月30日,吴川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在该院大山江分院正式建成启用,至此,“覆盖城乡、功能完善、运转协调、统一调度”的医疗急救网络全面建成并服务全市城乡群众;建设医学影像中心,快速提高县域医学影像诊断能力;建立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提供医疗质量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该院还结合目前吴川市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先后与大山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吴川市第四人民医院(振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采用“一院一策”灵活共建措施,进一步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充分利用总院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院,实现资源共享、错位发展,为基层医院提供医疗、护理、质控等全方位的支持;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努力完成“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时代追逐新梦想。王琪表示,吴川市人民医院将以成功获评“三级综合医院”为新的起点,继续打造县域医疗卫生高地,加快推进“三甲医院”创建进程,为建设“健康吴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