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籍的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蔡李佛拳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房胜棠,在广州花东保良村的国家非遗项目“蔡李佛拳”训练基地组织了一场传统的武术界仪式——世界散打冠军、中国武术高手柳海龙在此收徒,当地电视台等官方媒体进行了报道。
湛江市级非遗醒狮代表性传承人许海龙受邀,也现场见证和观摩了此次仪式。回到湛江的许海龙对记者表示,广州之行深受触动,他想把传统的拜师仪式也引入湛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和精神。

【传承】
收徒仪式传统有韵味
据悉,房胜棠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蔡李佛拳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近十年来,他全身心投入北胜“蔡李佛拳”的传承和发展,先后有上万人在他创办的“蔡李佛拳训练基地”中学习过。学员们参加省、广州市、花都区的相关武术比赛获得骄人的成绩,如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三届武林大会——第五届佛山蔡李佛功夫锦标赛”中,该基地派出的十名弟子全部获得了金牌。
蔡李佛拳是南方传统武术拳种,其招式磅礴,实战能力强,日常训练有拳术,还有刀、枪、剑、棍等器械。举办本次拜师仪式的“蔡李佛拳训练基地”,由北胜蔡李佛拳第三代传人、湛江籍武术名人房胜棠创办的。
鸣钟十响,击鼓三通,新入门的徒弟们开始行拜师礼。柳海龙和见证人房胜棠、许海龙入席就坐。柳海龙起身向先师奏告、行深揖三拜礼,拱手礼示敬;接着宣读收徒宣言,徒弟长者向师傅柳海龙献“束脩”之礼、宣读拜帖与行拜师礼。第二步是弟子为师父献盖碗茶,名为“改口茶”,即从今以后改称“师父”——弟子敬茶,师父坐还拱手礼。第三步是师徒互赠信物。第四步,师父就座手持戒尺,立师门要求,徒弟明确师徒之间的角色和任务。第五步是师父再率新弟子深揖三拜礼。最后,师父与弟子合影、与参加拜师仪式的全体人员合影。鸣钟结束仪式,柳海龙以师父的名义设宴。
“我希望新入门的徒弟练好本领,为中华传统武术争光添彩。举行这场传统的收徒仪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扬和传承‘蔡李佛拳’这门传统武术国粹。”柳海龙是北胜“蔡李佛拳”的第四代传人,多年来征战国内及世界拳坛,被誉为“中国武术散打世界冠军”“中国超级散打王”。
【心愿】
将传统拜师礼引入湛江,传承弘扬尊师重教文化
“应师父房胜棠的邀请,我这次去广州现场见证了师兄柳海龙的收徒仪式,感觉大开眼界,深受触动,受益匪浅。”
身为遂溪籍“90后”的许海龙是国际武术教练、第六批湛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生于“中国醒狮之乡”——遂溪县的许屋村的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喜欢练功夫。许海龙虚心请教武术界各位前辈,并拜北胜蔡李佛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房胜棠为师。
3月18日,已经回到湛江的许海龙对记者表示,武术界的拜师礼在很多地方已经失传,很多团队因为没有经过拜师仪式的洗礼,于是缺乏凝聚力,缺少高素质、尊师重道的徒弟,甚至会出现“徒弟对师父不尊重,师父没有尽到教诲责任,师徒之间产生矛盾,最后分道扬镳”的现象,很容易导致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和精神的进一步散失。
“传统的拜师礼仪文化应当得到传承。师徒结伴同行,善德天涯,成为良师益友,打造更有爱和责任心的团队,以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共同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16年3月30日,湛江新闻网等本地媒体曾经报道过雷剧名师林奋、曾成、曾健在湛江举行了传统的收徒仪式,分别将唐金凤、何冬娟、黄桂、陈忠生、徐娇艳和欧志明收为入室弟子,收徒仪式在雷剧前辈符玉莲、蔡葵、柯锦湘、陈乃明等人的见证下举行。
这则新闻当时给许海龙留下了印象,而此次广州之行,更让他坚定了决心——有意将武术界这种传统的拜师仪式也引入湛江,“当初我入师门时,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行正式的拜师礼。所以,房胜棠师父和我都希望能在湛江,重新举行一次传统的拜师仪式。并借此契机将之推广,更好地在雷州半岛普及武术,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